最戏剧性的一幕,发生在约谈吴建国副市长的时候。
面对考察组,这位曾经的常务副市长,如今分管着无人问津的文教卫体,他只是沉默。无论王立山问什么,他都用“不太清楚”、“具体工作是陆远同志在负责”、“我坚决服从市委的决定”这几句话来回应对。
他的办公室里,没有了往日的人来人往,只有窗台上那盆快要枯死的君子兰,和他一样,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。
他的沉默,比任何雄辩都更有力地证明了陆远的胜利。
考察的最后一站,是新工业园区。
王立山没有让任何人陪同,只带着一名助手,像两个普通的游客,走在那片崭新的土地上。
他们看到了在智慧食堂里,一边吃饭一边高声谈笑的工人们。王立山随意叫住了一个,正是当年的工会主席黄爱国。
“老师傅,在这干得怎么样?跟以前比呢?”
黄爱国不认识他,但看他气质不凡,便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:“那能一样吗?以前是给老板干,混日子。现在是给自己干,挣票子,学本事!我上个月刚考了高级技工证,工资又涨了一千二!我儿子都说我,快成他们大学里说的‘知识型工人’了!”
小主,
王立山又问:“你们对当初搞改革的那个陆主任,怎么看?”
黄爱国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,变得郑重起来:“陆主任?那是个好官,是真把我们工人当人看的好官!当初我们不懂事,还去围了市委大楼。现在想想,真他娘的混蛋!我们欠他一个道歉。”
王立山默默地听着,没有再说话。
他站在“创智之芯”研发大楼前,抬头仰望着那座生机勃勃的“垂直森林”,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,反射出璀璨的光芒。
他身后的助手轻声说:“处长,规划图上的东西,他真的全都做出来了。”
王立山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转身离去。
三天后,考察组悄然离开了南江市,没有留下一句评价,也没有透露任何风声。
市委大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但所有人都知道,水面之下,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在酝酿。
陆远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。他每天依旧是办公室和园区两点一线,仿佛那场决定他命运的考察,从未发生过。
一周后的一个下午。
赵立冬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,再次响起。
这一次,赵立冬听完电话,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。他挂断电话,拿起内线,直接拨给了陆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