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萱抿了抿嘴,倒是没啥不满,反而对李若荀有些担心,但也没多说,只是接着说道:
“是这样的,你的粉丝团,不对,准确地说,是‘孤独患者计划’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,要被央台的《认知》这个栏目采访。”
“你知道这个栏目吗?”
“知道。”李若荀应了一声。
他怎么会不知道。央台的栏目很多,新闻类的自不必说,娱乐类的如春晚、诗词大会也家喻户晓。
说起来,他前世还有个叫《走近科学》的科教栏目,总能用一整集的悬疑气氛,最后揭晓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科学道理,看看也是挺有趣好笑的。
而这个世界的《认知》栏目,旨在为大众拓宽认知边界,话题囊括万象。
通常选择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,邀请该领域的专家、从业者,或者普通的亲历者,相关者对话,进行有价值的社会科普。
能上这个节目,其分量自然远非一般娱乐综艺可比。
“哇,你居然知道啊!”唐萱有些惊讶,“我还是专门去搜了一下才知道的,平时真不怎么看这些。”
她清了清嗓子,语气变得郑重了些:
“就是这个《认知》栏目,因为你参加的《我这样生活》最新一期不是播出了吗?反响特别好,直接引爆了关于‘抑郁症共存’这个话题的社会讨论。”
“栏目组的记者据说是本来就有这个选题,正好策划一期专门展现抑郁症群体现状和科普。”
“所以,他们就联系上了你的粉丝团,那个‘孤独患者计划’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,说要对她进行采访,作为这期节目的素材之一。”
“负责人?”
“对!就是你们粉丝团的会长,一个叫叶萍的女士。诶,小荀,你认识吗?”
…………
叶萍觉得自己快要无法呼吸了。
心脏在胸腔里擂鼓,咚、咚、咚,每一声都震得她耳膜发麻。
手机屏幕上,那封来自《认知》栏目组的官方邮件,措辞严谨而正式,每一个字都像带着烙铁的温度,烫得她视线都有些模糊。
【尊敬的叶萍女士:您好。
我们是央台《认知》栏目组。
近期,由您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“孤独患者计划”公益项目,因其在抑郁症群体援助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,引起了我们栏目组的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