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坐观北地变

初平二年(公元191年)秋,襄阳。

岘山大捷的余波,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,涟漪不断向外扩散。孙坚战死的消息传开,天下震动。

南阳的袁术闻讯,惊怒交加,痛失大将的同时,更对林羽和荆州产生了深深的忌惮。他虽有心报复,但新得南阳,根基未稳,加之北有袁绍虎视眈眈(尽管正与公孙瓒缠斗),不得不暂时按下复仇的念头,转为收缩防御。荆州北境的压力骤然减轻。

冀州的袁绍收到林羽送去的孙坚首级和捷报,大喜过望,虽对林羽的坐大心存疑虑,但更乐见其削弱了袁术的臂膀。他回信盛赞林羽“忠勇无双”,并暗示愿与荆州“永结盟好”,共同遏制袁术。荆州的北方外交环境得到改善。

而林羽的声威,则借此一战达到了新的高峰。“伏虎将军”之名不胫而走,荆襄士民归心,周边郡县敬畏。就连一直心怀异志的黄祖,也暂时收敛了爪牙,上表称贺,言辞恭顺。

利用这难得的和平间隙,林羽全力投入到荆州的内部建设和巩固中。

州牧府议事堂已成了真正的权力中心。刘琦安居后宅,更多是象征性的存在,一切军政大事皆由林羽与心腹文武决策。

“主公,各郡秋税收缴已毕,府库充盈,远胜往年。”蒯良呈上报表,面带欣慰,“去岁推广的新稻种,今岁收成颇佳,百姓储粮亦足。”

林羽颔首:“甚好。然不可懈怠,需广积粮秣,以备不虞。另,招募流民垦荒之事,需持续进行,人口乃根本。”

“臣明白。”蒯良应道。

一旁,弟弟蒯越则汇报军务:“主公,新军整编已毕。得岘山降卒及南阳招募之勇,我军现已有带甲之士五万,水陆兼备,操练精熟。军械工坊日夜赶工,弩箭刀甲储备充足。”

五万精锐!这已是一股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力量。林羽心中振奋,面上却保持冷静:“兵贵精不贵多。严加训练,赏罚分明,务使将士用命。”

“诺!”

政务军务之外,林羽尤其重视情报与人才。周芷执掌的“谛听营”触角伸得更远,不仅覆盖荆州全境,更深入中原、关中,源源不断将各方动向传回襄阳。马澹主持的“招贤馆”也成效显着,又网罗了一批荆州本地的中层干才,充实了郡县官吏体系。

这一日,林羽正与周芷、二蒯商议如何进一步安抚黄祖,并试探性向交州发展商贸时,一份来自北方的加密急报,被周芷亲自呈上。

“主公,兖州巨变!”周芷语气凝重。

林羽展开密报,快速阅览,瞳孔微微收缩。

密报详述了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军作战中兵败身死,兖州无主,地方大乱。而东郡太守曹操,趁此良机,采纳谋士荀彧、程昱之策,引兵入兖州,在本地士族鲍信、陈宫等人支持下,击破黄巾,稳定局势,已被推举为兖州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