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配合研究

荧光来源:叶片中的‘荧光素’,

成分安全,无毒性;营养成分:维生素 C 含量为普通青菜的 3 倍,膳食纤维含量提升 50%;

结论:可安全食用,荧光强度与营养含量正相关,越亮的青菜营养越丰富。”

“它没毒,还很有营养。”

凌砚笑着说,“荧光素是安全的,而且亮度越高,维生素含量越多,正好能靠荧光判断青菜的新鲜度。”

张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,连忙让研究员拿出试管,取了一点青菜的汁液,重新检测 —— 结果和凌砚说的一模一样,没有任何毒素,营养成分还远超普通青菜。

接着,凌砚又走到一个装着土豆的培养皿前:这颗土豆的表面布满了黑色的尖刺,像一颗小刺猬,尖刺上还沾着泥土,看起来很难处理。“这颗带刺土豆呢?

是不是因为尖刺有毒,所以没法吃?”

“我们试过去掉尖刺,检测土豆肉,没发现毒素,但尖刺的毒性很强,不小心碰到就会红肿发痒,而且处理起来太麻烦,就暂时搁置了。”

张教授解释道。

起源 001 的分析很快出来:

“检测目标:变异土豆(编号 09),

尖刺成分:含微量刺激性毒素,可通过高温处理去除;

土豆肉成分:淀粉含量为普通土豆的 1.5 倍,蛋白质含量提升 20%;

结论:去除尖刺后可安全食用,建议用开水烫洗尖刺部位,再削皮处理,操作难度较低。”

“尖刺的毒素能靠开水去掉,土豆肉很有营养。”

凌砚说道,“处理起来虽然麻烦,但比没食物吃强,而且淀粉含量高,能顶饿。”

最后,凌砚停在一个装着藻类的玻璃罐前:罐子里的藻类是深绿色的,像一团棉花,表面还在分泌透明的汁液,旁边放着一张检测报告,上面写着 “汁液有毒,净化效果未知”。

“这是我们从河道里捞的变异藻类,发现它能吸附水中的杂质,却没想到汁液有毒,净化后的水还带着毒,就没法用了。”

张教授的语气里带着惋惜。

“起源 001,分析藻类的净化能力和毒素去除方法。”

凌砚在心里下令。

面板上的数据流快速滚动:

“检测目标:变异藻类(编号 21),

净化原理:藻类细胞壁可吸附重金属和病毒颗粒,净化效率为普通净化剂的 3 倍;毒素来源:体表分泌的‘藻毒素’,

可通过‘活性炭过滤 + 紫外线照射’去除;

结论:过滤毒素后的藻类,可用于污水净化,效率远超现有设备。”

“它的净化能力很强,就是汁液有毒。”

凌砚看向张教授,“只要用活性炭过滤掉毒素,再用紫外线照一下,净化后的水就能喝了,效率是现在设备的 3 倍,正好能解决水的缺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