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0章 心中可有人选

读书人寒窗苦读,为搏科举功名,对当朝律法自是熟稔于心。

科场之上,依律断案的策问题目,不知难倒了多少只会死记硬背《四书五经》的学子。

身为官员,通晓律法更是安身立命之本。

然而,苏文却心知肚明,在场这些凭借举人功名步入官场的属僚们,对律法条文的精通,恐怕远不如冯良才费心招揽来的那批绍兴师爷。

原因无他,前者学律是为了“守”和“用”,而后者钻研律法,则是为了“钻”与“破”。

他们如同律法丛林中的猎手,一双双锐利的眼睛,专门寻找条文中那些模糊的措辞、矛盾的界定以及可供利用的缝隙。

若论及对律法肌理的深刻洞察,乃至其幽微处的病灶,无人能出这群“绍兴师爷”其右。

想到此节,苏文不再犹豫,目光扫过身旁一位一直静默记录的中年文士,开口道:“罗黄。”

被点到名字的罗黄微微一怔,随即迅速起身,躬身应道:“学生在。”他声音平稳,但微微颤抖的袖口暴露了内心的激动。

他不过是秀才,功名不高,常年游走于幕府之间,靠着替人处理文书、剖析案牍为生,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站到如此台前?

“自即日起,你担任秦云的副手,协助他主持制定这部《商税基本法》。”

苏文的声音清晰而有力。

“学生……遵命!”罗黄深深一揖,激动之情难以言表。

自己由一个专钻律法空子的师爷,转身成为制定一部奠基性律法的参与者,这身份的跃迁,让他一时间竟然情难自已。

同时,这更是主公对他能力的最大认可与信任。

堪称知遇之恩,重如山岳。

此令一出,下座不少官员脸上都显露出复杂的神色。

让一个商贾秦云牵头已是惊世骇俗,如今又添上一个仅有秀才功名、专事刀笔的绍兴师爷为辅。

一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律法,其起草权竟落于此二人之手,这让他们这些正途出身的举人老爷们情何以堪?

有人捻须摇头,有人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,但碍于苏文的权威,终究无人敢公开质疑,只剩下无声的尴尬与郁闷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