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执行这项任务的同时,他们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。
翼州文庙。
小部分百姓住在庙里,大部分住在露天棚户。
小小的地方住着上千人,显得十分拥挤。
人群衣衫褴褛,面有饥色。
虽然这群人大多数都是工匠、日子过的比普通百姓好很多,但他们依然很穷。古代社会的百姓是普遍穷,非某个特定群体。
男女老幼都有,老的七八十岁,小的两三岁甚至有嗷嗷待哺的婴孩。
毕竟他们是拖家带口跟过来的。
周围也是炊烟袅袅,一些百姓做饭还没来得及熄灭火焰。
倒像是古代饥荒赈灾的场景,不过他们目前还有一些吃食和铜板。
“苏老爷不是说一到翼州就给大家分土地吗,怎么还没见分?”众多跟过来的百姓当中,一名身穿布衣的中年壮汉抱怨起来,“我可是拖家带口跟着他过来的,要是他无法兑现诺言,我们就完蛋了。你们大家说说,他这算不算食言?”
“别在那里杞人忧天了,蛊惑人心了。”这时候,旁边的一国字脸汉子道,“跟过来的人这么多,你总得给苏老爷一点时间吧?”
“这才第二天,你就开始抱怨上了?”
“那些士绅、官老爷向来说话不算话,谁会在乎我们这些庶民百姓的死活?”布衣汉子不服气,“我猜苏文也不会例外。”
“你这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!”旁边一名妇人骂起来,“苏老爷仁义满天下,又岂是你一个愚人能诋毁的?”
“你说他仁义满天下,可就是没兑现诺言。”布衣汉子冷笑。
“不妨告诉你,我就是青荷县人,我家之前食不果腹衣不暖身还饿死过人,正因为苏老爷在青荷县,才让我家半年之内就不愁吃穿了。”妇人给苏文辩驳,“这些都是苏老爷给青荷县百姓的恩惠,你去问问其他青荷县的百姓,哪个不是如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