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接着指向旁边的植株:“大家再看叶片。试验田的黄瓜叶片厚实,叶色浓绿,叶脉清晰。这是我们根据秦顾问指导,定期进行叶面补充微量元素的结果。而对照田的叶片相对薄而色浅。”
陈建刚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,嗓门洪亮,带着浓浓的京腔:“哎哟喂!光说不行,大家得动手感受!陈建刚拿起试验田的黄瓜,嘎嘣咬了一口,嚼得咔嚓作响,对着瞪圆了眼睛的众人说:“瞅见没?这瓜,它自己就会说话!又脆又甜,这才是正经黄瓜该有的味儿!那边的?”他嫌弃地指了指对照田的样品,“蔫头耷脑,跟受了气的小媳妇似的,能好吃才怪!”
来,摸摸这试验田的土!”他弯腰抓起一把黑褐色的土壤,在手里捻了捻,“松软!透气!跟海绵似的!闻闻,没臭味,只有土腥气!
可是咱用烂菜叶子、秸秆、牲口粪,按秦顾问的方子‘炼’出来的宝贝!再看那边的,”他又指指对照田,“板结!梆硬!这能长好庄稼才怪了!”
他的动作和语言极具感染力,引得不少老农纷纷蹲下身,亲自去感受两块田的土壤差异,脸上露出恍然和信服的神色。
徐慧敏则更加细致,她拿出几个小本子,上面画满了各种图示和记录。“这是我们记录的堆肥温度变化曲线,”她将本子展示给靠近的人看,“还有这是不同生长阶段,番茄叶片颜色的对比图谱,秦顾问教我们,通过观察叶片细微的颜色变化,来判断作物缺什么营养,做到‘按需施肥’。”
她指着图谱上从深绿到浅黄的不同色块,解释道:“比如,老叶均匀发黄,可能是缺氮;新叶发黄,可能是缺铁……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迹象,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的。”
这番系统化、数据化的展示,让在场的许多农技人员都感到耳目一新,纷纷凑上前仔细观看、询问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了不得!这几个娃娃,成了真把式了!”向阳村的老陈头激动得胡子直抖,对身边的王处长说,“王处长,你们部队真是藏龙卧虎啊!这法子,说啥也得在俺们村全面铺开!”
王处长笑容满面,连连点头:“老队长放心,好东西就是要大家一起分享!”
这时,所有人的目光,有意无意地,都瞥向了站在人群前排,脸色青红交错、一言不发的生产科科长钱复礼。
钱复礼此刻的心情,如同打翻了五味瓶。他亲眼看到了这铁一般的事实,听到了这实实在在的数据。他之前坚持
“规矩”、“程序”、“权威”,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面前,显得那么苍白无力,甚至……可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