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了能顺利套出话来,陶则问的很委婉。
他就说如果我们大瀚出兵帮助吴国,这粮草必须由吴国承担,到时候路过毗陵的时候让当地的地方官把粮草送过来,这样可以吧?
吴国皇帝孙永听完问题,脸上的汗刷的一下就下来了,支支吾吾地回答说,可以是可以,但是得多等几天,地方官办事比较慢。
这个问题被搪塞过去了没关系,陶则接着问。
他就又说,我们大瀚能出的兵力不多,也就一两万人左右,到时候吴军要怎样配合我们夺回吴郡被侵占的粮仓呢?
孙永就回答说,这些是要由将领们决定的,我这个皇帝不太懂这些,你到时候问他们就行了。
这个回答就非常反常了,因为孙永是武将出身,几年之前还打过建业之战,不可能不懂这些。
所以陶则从这儿就开始怀疑吴国到底还有几分力量了。
之后呢,陶则又问了一个问题,他说,我听说陈国已经打进吴国内部了,目前战线推进到哪一带了呢?
我们瀚军要布防在哪里呢?
孙永就回答说,我不敢干涉你们,由你们大瀚新继位的皇帝决定就好。
这个回答一出来,陶则基本可以确定孙永什么也不知道了。
大家可以想想,倘若你是一个皇帝,会放任别的国家的军队在自己的国家里随意行动吗?
你会容许这些军队自己决定布防的地方,并且对他们毫不设防吗?
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这么做的,但是孙永就这么做了,这话一出,陶则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。
他从这儿就知道,吴国朝堂已经控制不了地方上的官员了。
所以他最后很容易就要走了距离大瀚最近的毗陵,得到了吴国皇帝孙永写下的割让毗陵的诏书,完成了自己的计划。
那么吴国的目的到底达成了没有呢?
并没有达成,因为陶则已经察觉到了吴国的虚弱,他不会让吴国的计划得逞的。
所以在招待使者的宴会结束之后,陶则就开始行动了,他要制造矛盾和争端,让吴国朝堂立刻乱起来。
只有这样才符合大瀚的利益,一个彻底混乱的吴国才是最容易下手的!】
[哈哈哈,陶则就问个让毗陵送粮草行不行,孙永立马支支吾吾说地方官办事慢。慢个鬼啊!明明是人家根本就不听你这发不出军饷的皇帝的,装啥君臣和睦呢!]
[陶则:吴军咋配合我们夺回粮仓?
孙永:哎呀,你问将领去,我不懂这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