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伟和谢爽到了南山区科技园,找到了“深南微电子”。
厂子门口的牌子有些旧,透着股老牌企业的沉稳,也带着点年头的滞后感。
前台听说他们是小股东,就叫来个工作人员。
带他们在车间和办公室转了一圈。
幸好李伟早有准备,让谢爽提前买了点股票,不然估计连门都进不了。
车间里机器声嗡嗡响,一些设备能看出用了些年头。
工作人员简单说了句,他们主要做电源管理芯片。
客户是华强北做充电宝的那些厂子
之后就没什么话,也不太愿意深入介绍。
谢爽有点憋不住了,凑近李伟低声吐槽:
“人家根本不拿咱当回事啊,这不太白来了?”
最后,一位姓张的副总在办公室见了他们。
张总五十岁上下。
办公室墙上,挂着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”的牌匾。
文件柜里,能看到些旧合同。
他正泡着功夫茶,听李伟说“聊聊合作和工艺升级”的想法。
听完,张总笑了笑,语气像长辈看闹腾的年轻人:
“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。”
“但我们厂子,现在给华强北做电源芯片,一年几百万利润,够吃够喝。”
“你说投钱升级制程?”
“光买新设备就得多少个亿,你们那点资金,不够看啊。”
又是两个不知天高地厚、想赚快钱的年轻人,拿点小钱就想来指手画脚。
李伟没直接反驳。
他从包里拿出了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,推到张总面前,语气平静:
“张总,我们了解到,贵公司上个月为某品牌代工的那批芯片。”
“静态功耗,比对标的台湾厂商高了近15%。”
“听说对方已经在找替代供应商了。”
他稍作停顿,看着张总的眼睛。
“现在连华强北的客户都开始要更节能的方案。”
“如果工艺不更新,您这‘够吃够喝’的生意,恐怕很难长久。”
张总心里咯噔一下:
这批货的问题他们怎么知道?
连客户在找替代品都清楚?
这小子门道有点深啊…
李伟能知道这些,是因为他来之前做足了功课。
他翻遍了近几年的行业报告、专利申请和供应链消息。
甚至还托关系拿到了一些内部流出的测试数据。
他看起来年轻,但心思和准备,比很多老江湖还细。
张总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。
脸色微微沉了,但很快又恢复常态,摆摆手:
“我做这行十几年了,市场起起落落见多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