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提着布袋子,跟母亲打了声招呼,便步行出了门。来到赵科长家所在的院子外,他整理了一下衣领,这才提着袋子走上前去敲门。
开门的依旧是张阿姨,见到王超,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:“超儿来了,快进来,老赵在屋里等着你呢。”
“阿姨,又来打扰了。”王超笑着将布袋子递过去,“一点朋友捎来的南边海货和土产,给您和赵叔尝尝鲜。”
“哎呀,你这孩子,来就来,总这么客气干嘛!”张阿姨嗔怪着接过袋子,入手沉甸甸的,她瞥见里面那两条颜色鲜艳的海鱼,脸上笑容更盛,“这鱼可真漂亮!快进屋,快进屋。”
王超跟着张阿姨走进客厅,赵科长正坐在藤椅上,手里拿着一份报纸,见王超进来,放下报纸,脸上露出笑容:“超儿来了,坐。”
“赵叔。”王超恭敬地打了个招呼,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。
张阿姨给王超倒了杯茶,便拿着布袋子去了厨房,顺手带上了客厅的门。
赵科长端起自己的茶杯,吹了吹浮沫,慢悠悠地呷了一口,然后才看向王超,目光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:“食品厂最近搞得不错,风平浪静,生产也上去了。陆飞那边,也处理得很干净。”
王超欠了欠身:“都是赵叔您之前提醒得及时,我们才能稳住阵脚。厂里能平稳,离不开上面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努力。”
“嗯,不骄不躁,很好。”赵科长满意地点点头,放下茶杯,语气随意地问道,“现在厂里内部理顺了,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”
王超知道,这才是今晚谈话的重点。他坐直了身体,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:“赵叔,我是这么想的。食品厂的基础是腐乳和小鱼仔罐头,这块不能丢,还要继续抓好质量和成本。米粉市场规模小,磨浆管理工作难,保持现状。”
“另外,我们之前试制的那种耐储存干粮,虽然口感一般,但思路是对的。我想在这方面再下点功夫,看看能不能在工艺和配方上再改进改进,就算不能作为主力产品,也算是个技术储备。还有就是,咱们南水县周边也有一些特产,比如山野菜、笋干之类的,我在想,能不能利用厂里的设备和技术,尝试开发点新的产品,丰富一下品类……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他没有提什么宏大的目标,说的都是切合实际、能够落地的想法,既展现了进取心,又显得踏实可靠。
赵科长静静地听着,手指在藤椅扶手上轻轻敲击,等王超说完,他才缓缓开口:“思路是对的。立足本地,深挖潜力,稳扎稳打。现在上面强调要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你们食品厂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,是符合大方向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