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光未明,厂区外的山脊还裹在薄雾之中。新的一批“星辰号”已进入总装最后阶段,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戴着蓝色工帽,动作熟练而专注。
焊花不时在车架间跳跃,像夏夜里的萤火,短暂却明亮。
丁元英站在质检通道旁,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的第三方检测预报告。数据显示,新批次车辆在振动耐久性测试中表现超出预期——连续七十二小时模拟山路颠簸后,关键连接点无一松动。
他轻轻点头,却没有露出太多喜色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实验室里。
手机震动了一下。是芮小丹发来的消息:“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确认,下周三正式召开《乡村适用车辆技术标准》第一次草案研讨会,邀请你作为主发言代表。”
他盯着屏幕良久,回了一句:“告诉他们,我带一辆‘星辰号’去现场。”
冯世杰听见动静走过来,笑着摇头:“你要把车开进会场?那可都是穿西装打领带的人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亲手摸一摸螺钉的温度。”丁元英说,“标准不该由办公室定出来,得从泥里走出来。”
冯世杰沉默片刻,忽然笑了:“老刘听说你要去北京,连夜整理了一套装配问题清单,说一定要交到专家手上。”
“这才是真话。”丁元英目光微动,“不是吹嘘成绩,而是敢说不足。”
与此同时,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某市,一间不起眼的写字楼内,灯光彻夜未熄。
几名年轻人围坐在电脑前,屏幕上滚动着社交媒体的数据流。“星辰号拆解直播”话题热度持续攀升,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八千万。
一个名为“草根造车观察组”的民间粉丝社群自发组织起全国巡展倡议,希望推动“星辰号”走进更多县城与乡镇。
“我们不做品牌宣传,只做真实记录。”有人在帖子里写道,“这辆车有没有水分,让老百姓自己看。”
而在另一端,那家大型车企的高管办公室里气氛凝重。市场部提交的舆情分析显示,原计划通过抹黑视频打压“星辰号”的策略不仅失败,反而为其赢得了大量公众同情与信任。
“他们根本不怕被 scrutiny(审查)。”助理低声说,“越查,越显得干净。”
高管靠在椅背上,久久未语。最终只问了一句:“他们的成本结构,真的能撑住这种透明模式?”
“目前看来……能。”助理翻页,“供应链全部公开,采购价甚至低于行业均价。有几家本地钢厂为了支持他们,主动延长账期。”
高管闭上眼,轻声道:“有时候,最可怕的对手不是技术多强,而是……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做的事是对的。”
三天后,BJ。
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会议厅内座无虚席。来自各大车企、高校、检测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。当丁元英推着一辆拆去外壳的“星辰号”底盘缓缓走入会场时,全场安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