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淬火成钢的冬日训场

第六章 淬火成钢的冬日训场

清晨的寒风卷着雪沫子,打在人脸上生疼。操场边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,枝桠上挂着冰棱,像一把把倒悬的尖刀。李明远站在队伍前面,军靴踩在冻硬的土地上发出“咯吱”声,手里捏着根磨得发亮的木棍,棍梢指向操场中央新搭的木架——那是周小满连夜画出图纸,村民们帮忙钉起来的障碍阵:三米高的爬网、晃悠悠的独木桥、埋着假地雷的土坑,还有用草绳编的“铁丝网”,密密麻麻缠在木桩上。

“昨天王家集那仗,打得叫什么?”李明远的声音裹着寒气,砸在每个人耳朵里,“叫偷鸡摸狗!叫趁人不备!真遇上装备齐整的鬼子,就凭你们那两下子,够塞牙缝吗?”

张石头摸着胳膊上还没结痂的伤口,梗着脖子喊:“那伪军本来就不经打!真遇上鬼子,俺肯定能多撂倒两个!”

“撂倒?”李明远把木棍扔过去,正砸在张石头脚边,“就你那枪法?昨天黄三放枪时,你躲得比谁都快!给我爬网!三十趟!爬不完今天别吃早饭!”

张石头脸涨得通红,抓着爬网就往上攀。冻硬的麻绳勒得手心生疼,他刚爬了一半,脚下一滑,“咚”地摔在垫着稻草的地上。雪沫子钻进衣领,他龇牙咧嘴地爬起来,又往上冲——他知道连长说的是实话,昨天若不是黄三枪法烂,他们说不定真要栽在王家集。

“刘和尚!”李明远转向蹲在地上擦吹箭的汉子,“你的吹箭呢?昨天让你带两个人看侧翼,结果呢?差点让人抄了后路!”

刘和尚把吹箭往腰里一插,没说话,径直走向独木桥。那桥只有胳膊粗,底下悬着空,他走上去没两步就晃得像风中的芦苇,却硬是咬着牙不下来,直到满头冷汗地走到对岸,又立刻转身往回走——李明远说了,走不稳就走到稳为止。

王铁蛋最犯愁的是“地雷坑”。他夜盲刚好,看地上的标记总模模糊糊,好几次踩中“地雷”(其实是绑着铃铛的木板),引得旁边的人一阵哄笑。李明远拎着木棍站在坑边:“笑什么?谁要是在战场上踩中真地雷,有你们哭的时候!王铁蛋,看准了再踩!记不住标记就用手摸!”

王铁蛋红着脸,蹲下来用手摸着地上的土块——周小满在每个“地雷”旁边做了细微的记号,是只有他们才懂的暗号。他一点点挪着脚,像只受惊的兔子,终于没再踩响铃铛时,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了。

周小满没被安排体力活,他正蹲在伙房门口,把昨天从黄三那里搜来的账本摊在膝盖上,用炭笔圈画着什么。“连长,”他突然喊,“黄三账本上记着,后天有批鬼子的粮车从黑风口过,就两个押车的!”

李明远眼睛一亮:“黑风口?那地方两边是山,正好设埋伏!”他冲正在爬网的张石头喊,“听见没?后天有真家伙让你练手,今天要是偷懒,到时候别想上!”

张石头像是被打了鸡血,爬网的速度快了一倍,手心磨出了血泡也浑然不觉。

日头爬到头顶时,训场的雪被踩成了泥,每个人的裤腿都湿透了,冻得硬邦邦的。李明远让人抬来口大缸,里面煮着姜汤水,冒着滚滚热气。“都过来喝碗热的!”他舀起一碗递给王铁蛋,“昨天你说看见枪眼,做得对,以后就得这么机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