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夜探炮楼摸底细,星火联村聚锋芒

第十八章 夜探炮楼摸底细,星火联村聚锋芒

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,沉甸甸压在黑风口的山梁上。李明远趴在灌木丛里,野草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袖口,混着泥土的腥气往怀里钻。身下的石头硌得肋骨生疼,他却连呼吸都不敢放重——百米外的炮楼里,昏黄的灯光正从射击孔里渗出来,映得墙根下的哨兵影子像块扭曲的铁皮。

“连长,那炮楼看着得有三层。”李虎的声音从旁边草叶里钻出来,带着点气音。他手里攥着根吹管,管里藏着枚淬了麻药的银针——这是他打猎的老伙计,说是万一被哨兵发现,能悄无声息放倒对方。

李明远没回头,只是用手指在地上画:一层三个射击孔,二层两个,三层一个。楼顶隐约有铁丝网,怕是架了机枪。他数着哨兵换岗的频率,心里默算:每刻钟换一次,每次两人,枪上着刺刀,走路抬脚重,不像受过正规训练的——倒像是抓来的壮丁。

“老郑,炸药够吗?”他偏头问身后。老郑正把土制炸弹的引线剪到合适长度,闻言晃了晃手里的陶罐:“十五颗,够炸塌一层了。就是这墙看着是石头砌的,怕是得贴根儿放。”

“贴根儿放就得摸到墙根下。”小周的声音发紧,他手里的步枪保险早打开了,枪口跟着哨兵的影子转,“我瞅着墙根有排水沟,说不定能钻进去。”

李明远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,炮楼墙根果然有道半尺宽的沟,沟沿长着半人高的野草,风一吹,草叶“沙沙”响,正好能盖住动静。他心里有了数,抬手往后比了个“撤”的手势,三人猫着腰,借着野草掩护往后退,退到山梁下的密林里才敢直起腰。

“情况摸得差不多了。”李明远靠在树干上喘口气,掏出周镇长给的地图,借着月光指给两人看,“炮楼东面是陡坡,西面有片玉米地,现在玉米快熟了,秆子密,能藏人。咱们从西面摸过去,顺着排水沟到墙根,把炸弹贴着地基放——老郑,你那炸弹能炸穿石头地基不?”

老郑拍了拍陶罐:“我在炸药里掺了碎铁砂,威力加了三成,贴根儿炸,保准能崩开个豁口。就是引线得算准了,太短了咱撤不出来,太长了怕被发现。”

“就用三炷香的功夫。”李虎突然开口,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三根细香,“俺打猎时算时辰就用这个,一炷香正好一袋烟的功夫,三炷香够咱撤到玉米地那头了。”

李明远点头:“行。明天让各村联防队都到玉米地西头集合,李家坳的人带锄头,先把玉米秆往两边扒出条道;王家村的带镰刀,把墙根的草清干净,别让炸弹引信被草缠住;赵家沟的跟我去摸哨兵,得在放炸弹前把哨兵悄无声息解决了。”

“解决哨兵俺拿手!”李虎咧开嘴,露出两排白牙,手里的吹管在月光下闪了闪,“保证让他们连哼都哼不出一声。”

三人往回走时,月光透过树缝洒下来,地上像铺了层碎银。路过石佛镇时,镇口的老槐树下还亮着灯,周镇长正带着几个伙计往独轮车上装草药,药味混着泥土味飘过来,闻着格外安心。

“李连长回来啦?”周镇长看见他们,赶紧迎上来,递过个油纸包,“刚炒的花生,垫垫肚子。俺们镇上的后生说,想跟着一起去打炮楼——都是药铺的伙计,平时看着文弱,真要动起手来,抡药杵子可有劲了。”

李明远打开纸包,花生的焦香扑鼻而来,他抓了一把塞给李虎,又递一把给老郑:“周先生,人多了反而容易出岔子,这次就咱三个村的联防队去,石佛镇的弟兄们留着守家,万一咱打输了,还得靠你们接应不是?”

周镇长知道他是稳妥起见,点点头:“那俺让药铺备好伤药,就在玉米地外的破庙里等着,你们一得手就来取。对了,这是俺画的炮楼内部草图,听抓来的壮丁说,里面一层住哨兵,二层囤粮食,三层是机枪手——你们炸豁口最好炸一层,别把粮食毁了,那粮食说不定还是从各村抢的呢。”

李明远接过草图,上面用毛笔描得清清楚楚,连楼梯的位置都标了。他心里一暖,这联防队能成气候,靠的就是这点——各村心齐,你帮我补台,我帮你兜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