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麦种里的信念
(一)
松井被押走的第二天,二龙山的游击队真的派人来了。来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叫赵文,说是赵队长的堂弟,在县里的兵工厂待过,会造土枪和炸药。
“张大爷,李大哥,”赵文刚放下背包就直奔主题,从包里掏出个铁皮盒子,打开来里面是几截钢管和一堆零件,“这是咱们新造的‘单打一’,一次能装一发子弹,射程虽近,却比土炮准。”
李明远拿起钢管掂了掂,沉甸甸的,管壁上还留着车床的纹路:“这玩意儿真能打死人?”
“试试就知道。”赵文笑着从包里摸出颗自制子弹,黄铜壳子,弹头是用犁铧碎片磨的,“找个靶子。”
老郑自告奋勇,搬来个旧陶罐,放在五十步外的槐树上。赵文把子弹塞进钢管,用火柴点燃药捻,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陶罐应声而碎。
“好!”众人欢呼起来,比缴获鬼子的枪还高兴——这是自己造的,不用看任何人脸色。
赵文却皱着眉:“准头还行,就是装弹慢。得改进,最好能一次装五发,跟鬼子的步枪比一比。”他转向张大爷,“听说你们的土地雷做得好?我带来点硝石,能让威力翻倍。”
张大爷眼睛一亮,让老郑把藏在溶洞里的土地雷全搬出来。赵文拿起一个竹筒雷,用手指敲了敲:“竹筒太脆,炸不开,得用铸铁壳——村里有铁匠不?我教他们熔铁。”
村里的王铁匠是个瘸子,以前给地主家打农具,鬼子来了就把炉子拆了藏起来。听说要造武器,拄着拐杖就来了,抡起大锤比谁都有劲:“只要能打鬼子,我这条瘸腿豁出去了!”
英子和妇女们也没闲着,赵文说造子弹需要铜,她们就把家里的铜盆、铜勺全砸了,连张大爷那个传了三代的铜烟袋锅都贡献出来了。“烟袋锅能造两颗子弹呢!”张大爷摸着光秃秃的烟杆,笑得满脸褶子。
(二)
熔铁的炉子就搭在废弃的窑厂里,王铁匠光着膀子抡大锤,火星溅在他黧黑的脊梁上,像落了串星星。赵文蹲在旁边指导,教他怎么控制火候,怎么往铁水里掺木炭,让壳子更结实。
“得做成锯齿状,”赵文用树枝在地上画着,“炸开时能飞出碎片,比光靠炸药厉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