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校园暗网与“观微”初显

我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陈骏。他显得很兴奋:“对!就是这个方向!能量场扭曲会导致空间属性发生变化!你能感觉到‘稀薄’和‘脆’,说明你的感知开始触及更本质的层面了!继续练习,试着区分不同地点的‘稀薄’程度和‘脆’的质感有没有区别!”

受到鼓励,我干劲足了不少。接下来几天,我如法炮制,分别“感受”了生物实验楼地下标本库(隔着两层楼板和无数福尔马林罐子)和艺术学院排练厅(只能远远站在对面教学楼感知)。过程依旧艰难,像在噪音里分辨一根针落地的声音,但每一次成功捕捉到那细微的“质感差异”,都让我对自身能力的掌控精进了一分。

我渐渐发现,这四个地点的“空洞感”确实有细微差别。304房间的感觉最“新”,像是刚被掏空不久,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“人味”;生物标本库最“沉”,死寂中带着一股陈年防腐剂的阴冷;老档案室最“干”,像被岁月风干的灰尘;而艺术学院排练厅最“邪”,那种空洞里仿佛还纠缠着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,像是怨恨和不甘。

这些发现让陈骏和小雅很重视。他们开始结合这些“质感”信息,重新分析四个地点的关联。小雅甚至冒险在深夜用无人机远远航拍了这四个点的俯瞰图,叠加能量感应数据后,她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:这四个点,并非随意分布,它们的位置,隐隐对应着校园地下的几条主要水管和电缆管道的交汇节点!而且,从时间上看,304的异常出现最晚,另外三个地点,据他们查阅校内维修记录和旧档案发现,早在半年前到一年前,就陆续有过电路异常、水管渗漏等不起眼的小问题报告!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这不是随机事件。”陈骏指着电脑屏幕上复杂的管网图和能量标记,语气斩钉截铁,“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、利用校园基础设施作为能量通道或节点的阵法雏形!有人在借助地脉和人流,缓慢地抽取或转化某种能量!304很可能是最新激活的一个节点!”

阵法?抽取能量?我听得目瞪口呆。这手笔也太大了!把整个校园当电池?

“目的是什么?”我声音发干。

“不清楚。”陈骏摇头,眼神深邃,“可能是滋养某个强大的存在,可能是进行某种邪恶的仪式,也可能是……在酝酿更大规模的灾难。但无论如何,必须阻止它。”

压力再次如山般压下。对手从单一的虚魇,变成了一个隐藏在幕后、布局庞大的神秘组织或个人。我们三个学生,能对抗这种级别的阴谋吗?

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,我的“人肉雷达”能力,又有了意想不到的突破。

那天晚上,我在704尝试远距离感知304的情况(现在我能隔着两层楼板比较清晰地捕捉到那种“稀薄脆”感了),突然福至心灵,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意念,像探针一样,附着在那种“质感差异”上,轻轻“戳”了一下。

就这么一下,我“看”到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