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4章 剑指孔家(下)

大楚风云传 鹰鳐 1188 字 13天前

楚逸辰看着三人的担忧表情后,耐心解释道:“皇爷爷,父王,丞相大人,你们的担忧孙儿明白,但你们多虑了。

首先,百姓的思想根深蒂固,绝非短期内就能改变。

他们世代受儒家思想影响,心中早已种下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’的观念,无论他们学什么,都会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,学成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。

他们读书识字,不是为了质疑朝廷,而是为了摆脱贫困,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。”

楚逸辰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其次,我要开设书院和私塾,不是让百姓学习什么颠覆性的思想,而是教授他们基础的识字、算术、农桑、律法知识。

让他们明白,朝廷的律法是保护他们的,只要他们安分守己,努力劳作,就能过上好日子;

让他们知道,世家的盘剥才是导致他们贫困的根源,而朝廷是为他们做主的。这样一来,百姓不仅不会质疑朝廷,反而会更加拥护朝廷,疏远世家。”

“我们开设的书院,会教授儒家思想,但也会教授法家、墨家、兵家等各家学说,让读书人博采众长,而不是只认孔家一家之言。

我们会让他们明白,‘忠君爱国’不是忠于某个家族,而是忠于大楚江山,忠于天下百姓;

‘修身齐家’之后,是‘治国平天下’,而不是为家族谋私利。

这样一来,就能逐渐打破孔家对思想舆论的垄断,培养出真正为朝廷所用的人才。”

“我的计划是,用两到三年的时间,在京城开设一座‘国子监’,作为天下最高学府,聘请各家学派的名师授课,招收天下寒门子弟入学,学费全免,还提供食宿补贴。

同时,在各州府、各县开设私塾,让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能免费读书识字。”

楚逸辰详细阐述着自己的计划,“为了保证书院和私塾的运营,我们可以将王家抄没的部分财产、田产作为经费,当然朝廷这边也要拨出银子。”

“等两三年后,天下读书人多了,民智也开化了,我们就可以改革科举制度。

废除之前由世家掌控的举荐制度和府学选拔制度,开设真正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,无论出身贵贱。

只要有真才实学,就能通过科举进入朝堂,为朝廷效力。这样一来,世家就再也无法通过掌控读书人来干预朝政,他们的根基也就彻底被斩断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