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 大惊小怪

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603 字 15天前

新卒营是没有主将的,只有一个副将,除了给六大营打下手外,只负责操练刚入营的新卒,半年后各营去挑人。

年初的时候,之前的副将到年纪了,卸甲回家,按理来说是从六大营中挑一个校尉去担任副将的。

当时宫万钧也报上去了,推荐的人是马骉,其他将军也同意,虽说按资历和年纪,马骉多少有点不够格,可雍城也只有他最适合了。

结果兵部给驳回了,破格提升了姜玉武,宫万钧等人得知后,顿时反应了过来,这家伙是来镀金的。

老帅肯定是不爽的,派人调查了解了一下,果不其然,这姜玉武应该是兵部哪位大人或是其他京中衙署高官家的子弟。

这种情况很普遍,不止南军,北军也有,前朝中末期对举孝廉查的很严,地方官员如知府、知州推荐的一些所谓有名望的人才到朝廷为官,出了好几次事,吏部对被举荐为官的人慎之又慎,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少了。

到了本朝,新君登基后,也在开朝的时候明确表明过,他不吃举孝廉这一套,除非是立有大功,已经做出成绩的,可以不通过科考成为官员,但绝对不能超过从七品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唐云其实也属于这种情况,协助温宗博查乱党,暂时担着少监,之后立了大功,现在成了监正。

这个没话说,足金足赤的功劳,不止是抓乱党,守城也有功。

不管怎么说,举孝廉这种事现在几乎是没有了,但前朝还是有一些的,阿虎最早在北军的时候,好多校尉、副将,都是兵部弄过去的,也未必是兵部哪位大人的子侄,多是朝廷大员找了兵部,兵部只能给面子。

这些空降过去的镀金二代们,并不会在军中久留,混点军功镀金的差不多了就回京,然后在兵部担任个闲散的中级官员,或是比较清闲的兵备府当一把手。

姜玉武就是这种情况,属于赶上了举孝廉的末班车,空降到了南军,因此大家比较不待见他,不待见他的程度仅次于谢老八。

唐云也不爽这种人,不过没表现在脸上:“姜将军,宫大帅怎么没在?”

“一早就回洛城了。”

“哦。”

唐云哦了一声,看向城外。

来宣圣旨的不止牛犇这一队人马,还有一队比较正规,由宫中内侍太监带领的,队伍中还有兵部的一位主事以及礼部的员外郎。

获封国公不是说读下圣旨然后接旨就完事了,是有流程的,很繁琐的流程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如果是在京中的话,中书省起草制书,提前送到受封者的府邸,类似于通知书。

接下来册命文书封存、准备官府与仪仗、宫中准备场地,到时候百官还要露面。

到了正式获封那一日,皇帝出现,带着一群禁卫,获封者行三跪九叩,宫中赐印赐服,太常寺开始接着奏乐接着舞,天子设宴,吃大席。

国公分好多种,宗室国公、军功勋臣、遥封国公等。

遥封国公一般都是对外族的首领,前朝开朝的时候有,开朝皇帝给西域人干的哭爹喊娘,不少外族首领跪下叫爸爸,一些比较能打比较忠心的,成了汉臣,其中就有一个获封了国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