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帅府时,韩震遇到了正在督促巡防的岳璃。看到岳璃一身未愈的伤势依旧在忙碌,韩震心中更是感慨,他将岳璃拉到一边,低声道:“岳将军,临行前,王大人还有一句私话让末将带给你。”
岳璃一怔:“韩将军请讲。”
“王大人说,”韩震神色严肃,“凌将军非常人,其志恐不在小。然当今朝廷…唉。望岳将军善辅之,若能挽狂澜于既倒,驱鞑虏于神州,则功莫大焉。但亦需把握分寸,慎之又慎。”
这番话,意味深长。既表达了对凌岳的认可和期望,也隐晦地提醒了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和对未来的担忧。
岳璃沉默片刻,郑重抱拳:“末将谨记王大人教诲。然末将只知,主公一心抗蒙,保境安民,此心天地可鉴。末将愿追随主公,百死无悔!”
韩震点点头,不再多言。他知道,像岳璃这样的将领,一旦认主,便很难改变。
韩震在巴州停留了三日,详细了解了战况和现状后,便率船队返回重庆复命。他带走的,是对巴州军民的敬佩,以及对川蜀未来局势更深切的忧虑。
送走韩震,巴州高层再次聚首。根据王坚的建议和当前形势,他们制定了一系列“稳内藏锋”的策略。
对外,故意散布“凌岳重伤濒死”、“巴州军民伤亡殆尽”、“城内粮草断绝、人心惶惶”等消息,甚至佯装从城墙撤下部分守军,做出虚弱不堪的假象。
对内,则全力恢复生产,整训新兵(流民中招募),加固城防,尤其是针对性地研究应对那种邪术的方法——玄诚子根据昨夜经验,开始绘制更多更强大的清心符箓,并尝试布置更大范围的阵法;工匠们则在凌岳昏迷前留下的零星指点下,继续改进火药和守城器械。
冉琎则利用王坚开辟的隐秘渠道,积极与川北等地联系,筹措物资,同时加大力度在控制区内勘探矿藏,尤其是硝石和硫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。凌岳依旧昏迷,但脉象在玄诚子的调理下逐渐趋于平稳。凌一的残骸再无任何动静,仿佛昨日的异变只是一场幻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