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钦差南来与高翔异动

临安朝廷的旨意,比预想中来得更快。或许是因为夔州大捷的消息太过震撼,或许是因为吕文德的奏章和朝中御史的争论引起了足够的重视,一个月后,一队打着钦差旌节的人马,便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夔州地界。

钦差大臣名为贾仪,官拜枢密院都承旨,乃是当朝权相贾似道的远房族侄。此人年约四十,面白无须,眼神灵活,透着几分精明与倨傲。选择他前来,朝中各方势力的博弈痕迹十分明显——既体现了对夔州事务的“重视”,又夹杂着贾似道一派意图趁机攫取利益、安插亲信的私心。

钦差仪仗停在夔州东门外,并未立刻入城,而是先派员通报,要求夔州路安抚使凌岳率文武官员出城迎候,摆足了上官驾临的架势。

总镇府内,凌岳看着那份措辞傲慢的公文,嘴角泛起一丝冷笑。冉琎、苏婉清等人则面露忧色。

“主公,朝廷钦差至此,礼数不可废,以免授人以柄。”冉琎劝道,“且观其来意,再作打算不迟。”

凌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。他现在还需要南宋朝廷这面大旗作为掩护,不宜公开撕破脸皮。

“准备迎候吧。场面要做足,但骨子里的东西,一点都不能少。”凌岳下令,“让凌八的人盯紧钦差卫队和随行人员,看看有没有吕文德或者其他势力的眼线混在其中。”

次日,夔州东门大开。凌岳率领着冉琎、苏婉清(以文职身份)、以及一众勉强拼凑起来的文武属官,出城迎接。场面虽不算十分盛大,但仪仗齐整,军容肃穆,尤其是经历过血战的老兵们身上那股子剽悍之气,让钦差卫队的一些人暗自心惊。

贾仪坐在高头大马上,看着前来迎接的凌岳等人,尤其是看到凌岳如此年轻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不易察觉的轻蔑。他缓缓下马,接受了凌岳等人的躬身行礼,然后拖着长腔道:“凌安抚使少年英雄,力挫胡虏,扬我国威,可喜可贺啊。本官奉旨前来,宣慰将士,核查功过,还望凌安抚使好生配合。”

“钦差大人远来辛苦,末将已备下薄酒,为大人接风洗尘。请大人入城。”凌岳不卑不亢地回答,侧身让开道路。

入城之后,贾仪更是摆足了钦差架子。先是要求查阅夔州府库、户籍、兵册,又被夔州城的残破景象和守军的惨重损失(这部分是实情)所“震惊”,连连感叹“守土不易”。随后,又召开所谓的“听政会”,召集本地乡绅、耆老,名为听取民情,实则为收集凌岳的“罪证”或可拿捏的把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