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两人那表情,黄不凡哭笑不得,只好解释了几句:
“我这么问你们也没有特别的意思,就是想着这几年来,我虽然不算甩手掌柜,可院里的事基本是你们几个撑起来的,得认真和你们说句辛苦。”
黄德志到底是搞了几年行政的人,脑子转得更快:
“院长瞧你说的什么话,古人不都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么,我们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清楚?说起来,还真得感谢你的知遇之恩呢。”
罗德江也没含糊:“德江同志说的有道理,我们从潭州来的几个都有点书生气,院里的同事从来没有瞧低过我们。
这几年能安安心心搞我们喜欢的事,让老师也得以轻松一点,都是您的功劳,我们永远记得……”
黄不凡又无语了:原本想和他们说说今后的打算的,看气氛似乎又不合适了。
于是摆摆手:“我们都别互吹互擂了。今后大家一起努力。沂溪医院肯定不会止步于此,离不开你们几个骨干的付出,你们要有心理准备。”
黄德志马上表态:“我们不需要准备什么,沂溪医院就是我们的家啊。你忘了我和小罗,对象都是在这里找的呢。”
罗德江还稍微有点不自在,毕竟,他和黄小华一起那么多年了,却还没有正式名分,多少有点觉得对不起她。
可哪壶不开提哪壶,黄不凡带点嬉笑的语气问道:
“小罗,你别忘了小华是我侄女。过年的时候,她家里还和我说起过你们什么时候办事呢。”
罗德江摸着头,沉吟了一阵:“院长,小华今年也24岁了,确实不能拖下去。
我和她的事早就和老师说过,我们商量的结果,就明年初吧,不管怎么样,我们都要结婚。”
黄不凡哈哈大笑,朝他竖起大拇指:“你小子有眼光!”
不仅是罗德江自己,就连黄德志都以为,黄不凡说的‘有眼光’指的是黄小华是个好姑娘。
殊不知,黄不凡是真的在表扬罗德江看事情的眼力见。
今年十月份,高考是肯定会恢复的,只要黄小华没有落下文化复习,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。
罗德江现在说明年初结婚,到那时候,不正是‘金榜题名时,洞房花烛夜’,人生两大喜事一起来么。
这个话题说到这里,已经不适宜再继续下去,黄不凡换了个话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