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除夕夜和知青们畅谈七七年

吃过饭就去“守岁”,撤掉酒桌,大家围着火炉烤火喝茶。

赵国庆和孙建国来了,身后还跟着黄雅芳和吴小迪,以及当时从西山峰农场过来的几个知青。

蒋小珍赶紧起身招呼,大家客套了一阵,互相说着好话,玉春玉星两家人先后起身回家。

没了‘外人’,大家说话就随便了许多。赵国庆当代表给老奶奶拜了年,又给几个小的发了红包。

老奶奶很懂人情,知道知青们有话要说,带着几个小的出去,说是要给老宅亮亮灯。

还是赵国庆先开口:“黄大哥,今年真的过了一个开心年,都七八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。您说,我们明年会不会更好?”

黄不凡哈哈大笑,也不再全部隐瞒他们:

“国庆、建国,我问你们一个问题,假如明年有机会上大学,你们会怎么办?是继续守在水泥厂,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读书?”

赵国庆和孙建国几个都沉默了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上大学,毋庸置疑是他们梦寐以求的。可水泥厂发展到现在的状态,谁也做不到立即放下。

毕竟,上大学不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做事业吗?

看到大家都左右为难,孙建国说话了:

“黄大哥,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,但我自己可以表个态,如果真的有机会上大学,我也不会丢下水泥厂。

万一真的只能二选一,我还是宁愿选择留在厂里。”

孙建国一边说,眼神一边看向同来的几个知青,最后拉着吴小迪的手:“我留下来,小迪就可以安心去上学。”

有了他的开头,赵国庆和其他几个陆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黄不凡呵呵笑着摆摆手:

“要我说,你们都想得太复杂了。要是换做我,我就要鱼与熊掌全都吃。”

看大家都有点不解,黄不凡继续说道:“我的意见,过完年,你们就要开始给自己培养副手。

也就是即使自己短时间不在,他们能代替你们管理水泥厂的生产运行。

到时候你们只要有本事,谁都可以去上大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