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潭州老干部来沂溪医院

刘伟方几个来到沂溪医院后,有两个更喜欢搞研究。

当初从黎老那里带来了一些仪器,这几年黄不凡也陆续添置了一些,已经能搞一些不太复杂的研究了。而那些繁琐的环节,还是需要去潭州找黎老。

趁此机会,黄不凡问他们愿不愿意去卫校当老师。如果愿意去的话,可以把实验室搬去卫校,沂溪医院今后也会同样支持。

这几个人都无所谓,只要能有安心研究的环境,在哪里都能搞自己喜欢的事。

黄不凡很清楚,大概十年之后开始,,中医药的研究进入鼎盛时期。

眼前的几个人,虽然目前还是籍籍无名,到时候肯定能成为这方面的大家。

得知可以把研究室搬去华安卫校,今后也还是继续支持,当着黎老的面,已经有两个答应愿意去搞学术了。

黎老在沂溪医院住了一个星期,每天也跟着坐诊接待病人,却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累字。

临走前,黎老甚至还很兴奋地说:“小黄,今后有时间,我还是想来你这里‘客串’一下。”

黎老特意还和黄不凡交流了“高干病房”的经验,提醒黄不凡,如果能和老同志们搞好关系,确实能减少不少压力。

因为何老的关系,潭州离退休老干们已经知道了沂溪医院的存在,相信不久之后,就会有老干们来这里调养身体。

一个月后,黄家湾水泥厂扩建工程再次动工。罗德江这个总工不负众望,搞出了特种水泥和普通水泥共用生产线。

等新车间完工后,马上又会对旧车间进行改造。

罗德江的这个技术,在水泥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反响,就连龙城水泥厂也专门派人来这里取经。

在黄不凡的授意下,赵国庆等人拿出了诱人的合作方案。

不需要对方拿一分钱现金,黄家湾水泥厂免费给有需要的兄弟单位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,黄家湾水泥厂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。

76年国庆,梨水县牛角塘水电枢纽正式动工,黄家湾水泥厂日夜满负荷生产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这一天,高小鹰从红山地区回来,跑来报告好消息:已经和红山电视机厂搞好了关系,同意让杨小强去那里学习半年。

黄不凡也很高兴,和高小鹰聊了大半天,心里也更佩服这家伙的公关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