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玉明赵国庆孙建国几个早就准备好了,孙建国顶着两只大黑眼圈,据说是昨晚熬了一个通宵,再次重现了一次试验。
姚厂长也是水泥行业的行家了,一边听着孙建国几个人的介绍汇报,一边翻看着数据资料,偶尔问几个具体的问题。
等孙建国介绍完了,他当场就站了起来:“好样的,果然是起点高就是不一样。我建议马上扩建两个车间,一个扩产,一个当成特种水泥的专用车间。”
大家都没想到姚厂长的干劲这么大,黄玉明也有点迟疑:“姚厂,一下铺开这么大摊子,会不会压力太大?”
姚厂长豪情万丈:“有压力才有动力嘛。我也是憋屈了三四年了。
想当时,我们常阳地区水泥厂和龙城水泥厂同时开工,如今人家成了南湘省的明星,我们却还是那鸟样。
现在二厂这么争气,我还不得扬眉吐气一回?”
姚厂长继续大包大揽:“我们兵分两路,地区和省里的事我去跑,华安县内的事,就交给你们几个了。”
大家热情满怀地散会,黄不凡拉着姚厂长回家喝酒,边喝边聊也不无担忧地提醒:
“老姚,这么搞大场面,会不会让你吃紧啊?地区全力支持还好,只要有点不畅快,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啊。”
没有外人,姚厂长说话也随便了很多:“现在地区的情况确实有点诡异,朱主任被免职后,却一直没有正式通知。暂时是陶主任代理,很多事情报上去也都还压着呢。”
说完又意味深长地看了黄不凡一眼:“不过老弟你也不要太担心,我能当着大伙的面那么说,自然是有点底气的。
大不了,我去省里找毛书记,水泥二厂可是他一手促成的,难道他会放手不管?”
黄不凡这才放心了很多:看样子,姚厂长和毛书记也是“亲密战友”嘛。能够争取到毛书记的支持,那基本就不成问题。
送走姚厂长,两人约好,姚厂长回到常阳就会直接去地委汇报,有消息了也会及时沟通。
黄不凡又在门诊这边转了一圈。这几天,沂溪医院的病人又开始陆续增加,既有天气太热的原因,也有黄不凡回归的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