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家湾大队红红火火地发展着,回想三年前,大家都和其他大队的人一样,每天出集体工,人没见怎么闲散,可就是连吃饱饭都成问题。
也就是这不到三年的时间,如今的黄家湾已经成了远近有名的“明星大队”。大队有了车队,也有了厂子,过节还能分粮食肉油,年底还有一些现金分红。
对朴素的农村人来说,不就是社会主义该有的样子吗?
黄不凡看着蒋小珍,刚好蒋小珍也在看着他,夫妻俩会心一笑,所有的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到了晚上,姚厂长和很有名带着孙建国几个骨干来了。
姚厂长非常兴奋,今天的表彰大会,他的名字可是排在第一的。对他来说,这份荣耀远比把水泥厂牢牢抓在手里还要实在。
姚厂长兴奋地对黄不凡说:“黄院长,总算能喘口气了。只要不出其他岔子,水泥二厂的成功指日可待了,这一切都离不开你啊。”
黄不凡赶紧谦虚:“老姚,你这不是在捧杀我么?我一个当医生的,能搞什么企业?都是你领导有方的结果嘛。但今后还是要请你“扶上马送一程”,不能够就这么撒手哦。
姚厂长马上答应:“这还用你说么,我这亲自带队,同来的还有十个技术骨干。今后这一个月里,就吃住在你们黄家湾。二厂的人没出师前,我姚国强坚决不回常阳。”
黄玉明也兴奋得很:“大哥,姚厂长确实没有说大话,有他手把手带着,肯定出不了问题。”
黄不凡转头对赵国庆和孙建国说:“你俩也要尽快上手啊,尤其小孙,一定要把姚厂长的技术给榨干……”
停顿了一下,不无遗憾地说:我当时考虑你们六个,想不到付拥军家里出了事,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回来……
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准,屋里的气氛稍微有点冷场。
最后还是孙建国开的口:“黄院长,我把我父亲的工作日志整理了一下,总结出从425到525甚至更高标号水泥的工艺改进过程。
我敢肯定,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股干劲,很快就能产出更好的水泥。”
黄不凡点点头:“你们也不要仅限于什么425或者525,反正是搞技术的,思路要放得更远一些。比如什么特种水泥啊、彩色水泥什么的,都可以提前开始研究嘛。
将来大家都富裕了,到处就会修高楼大厦,公路桥梁什么的,肯定就需要大量的水泥。如果我们做好了技术储备,到时候就能快人一步占领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