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耳一听,应该是来了急诊病人。
虽然沂溪卫生院现在也安排了医生值夜班,但自己既然还没睡,那就不能坐视不管。
于是放下手里的书,直接就跑去了前院的门诊。
果然,卫生院门口停着一辆马拉的架子车,也就是用木头做的架子车,除了两个轮子需要花钱买之外,其他都是农家自己做的。
架子车周围围着三男一女四年轻人,脸上都带着菜色。三个男的满头大汗,那个女青年更是满脸的慌张。
今晚值夜班的正是刘伟方,正把身子俯在架子车上,应该是在查看病人。
黄不凡走过去一看,病人也是个年轻人,估计也就二十岁不到。
突然这么多年轻人,虽然都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衣服,但稍显稚嫩的脸上却都有股子书卷气。
黄不凡心里一动:看样子,这几个年轻人都不像是庄稼人,他们从哪里来,又是什么人呢?
刘伟方已经粗略检查完了,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黄不凡,赶紧把病人的情况介绍了一下:
“院长,病人肚子胀得绷紧,触摸都在喊痛,我初步估计,很可能是肠梗阻。”
黄不凡点点头,自己走过去掀开病人的衣服,伸手轻轻触摸病人的肚子。
同时用透视眼扫视了腹部两遍,却摇了摇头对刘伟方说:
“刘医生,这个病人有点不像肠梗阻,我的意见更倾向于肠胃胀气。”
转头对送病人来的几个年轻人说:“大家都搭把手,先把病人扶到病房里躺下,我和刘医生再给他详细检查一下。”
几个年轻人答应一声,大家一起动手,把那个男青年抬进了病房,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张病床上。
整个过程里,病人嘴里一直在喊痛。头上冒着汗,双手也捂着肚子,却又那么小心翼翼,一副想揉一揉却又不敢碰的尴尬。
黄不凡这才示意刘伟方走到病床前,进一步给他诊查。
黄不凡却转头问另外几个青年:“你们是哪个大队的,和病人是什么关系,有没有病人的家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