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沂溪公社去省城,不需要经过华安县城,但必须经过常阳地区。一百五十公里的国道,小李走了六个小时,天色快黑了才终于到达省人民医院。
杨司令早就等在大门口,看到车进门时就跑了过来,亲自给黄不凡开了门。
看到杨司令满脸的胡子茬,黄不凡只是简短地和他打了个招呼,把高俊人介绍了一下。
杨司令却客气地和高俊人握手:辛苦您了。转身带着两人进了住院部,一间高干门口站着两个警卫,杨司令和他们说了几句,带着高黄二人进了屋。
病房里坐着三个人,雷阿姨也是其中之一,站起来和黄不凡打招呼,指着床上的病人说:
小黄,辛苦你了,这是我大哥,你多费费心。
原来病人竟然是杨司令的娘舅,难怪他看上去有点失态。虽然还不清楚病人的身份,可门口的警卫就说明,这个病人不简单。
另外两个四五十岁的男子,一个温文儒雅,一个穿着军装,身上都自然地散发着上位者的气质,也跟在雷阿姨后面打招呼。
雷阿姨又把他俩介绍了一下,他们都是雷阿姨娘家的侄儿,也就是病床上老人的儿子。
尽管高俊人现在是无欲无求,表现得中规中矩,可手心里还是有点汗意。他很担心会怯场的黄不凡却令他大吃一惊,平淡如水地和两人握手,然后对雷阿姨说:
这里是省医院,我一个乡里郎中合适给老人家看病吗?
雷阿姨马上拦住他这么说:别人不信我还信不过你?你大可以大胆诊断。
雷阿姨还是说的有点保守,只是说了“诊断”,而没有说“诊治”,黄不凡点了点头:
要不请主治医生也一起来商量一下?
那个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马上打开门,对门口的警卫说了几句。
黄不凡也不会坐着等,在病人床前坐下,抓住病人的手开始诊脉,同时打开透视眼,仔细扫描病人的全身。
虽然杨司令在电话里说了,老人是脑梗昏迷,可黄不凡还是主动扫描了病人全身,只是重点多看了大脑而已。
等诊脉完成,黄不凡心里了一个大概的诊断:
床前昏迷的老人,大脑确实有点脑梗,但梗塞的程度并不严重,顶多说是脑梗先兆,完全不应该到昏迷不醒的程度。
反而在扫视全身的时候,黄不凡发现了几个问题。
小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