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给二弟找了个马仔

黄玉明愣了一下:“我在部队这些年,虽然干农活少了,可这身力气还没有退步,不干活怎么行?”

黄不凡提醒他说:“我当然不会反对你做事,可最好有个名头。要不然,做得再多也体现不出来。”

黄玉明不懂了,他的性子原本就不拘小节,在部队这么多年,更养成了直来直去的习惯,脑子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。

可黄不凡不是啊,前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。尤其是新世纪的二十余年,对于“怎么做事”有了太深刻的认知。放到这年代,完全就是降维打击:

“二弟,我们当然要脚踏实地做事,但做事的同时,也不能忘记表现,那样才能让我们自己走得更好更远。

这次搞新开田,先得让大队给你安个名头,那样才算名正言顺。”

黄不凡还有半截话没说:那样才能在功劳簿上记一笔,对要走上仕途的黄玉明来说,政绩是不可或缺的。

黄玉明也不是不开窍:“有个名分确实更方便安排,威伯说让我当支书,可我不想这么快抢他的位置。”

黄不凡点了点头:“让威伯送你一程更好,你可以当个副支书嘛。”

说完这些,黄不凡想起高小鹰的事,心里突然有个想法:二弟不是想搞社办企业吗,高小鹰的藕煤厂刚好对路,把他们两个凑到一起怎样?

于是,黄不凡又说:“上次和你说的开厂的事,你现在忙着新开田分不开身,高医生的儿子想办藕煤厂,要不让他挂到你的名下,算成我们黄家湾大队的?”

黄玉明想了想:“高医生的事我听说了,他是个好人,他儿子肯定也不差,我看这事能行。”

一句话就搞定了高小鹰打破脑袋也没辙的事,剩下的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。

下午到了卫生院,高俊人表面上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,其实看着老伴的眼神出卖了他的内心。

黄不凡特意拉着他和高大婶坐在一起,简单说了昨天遇到高小鹰的事。

高俊人脱口而出:“不凡,你要是能让那臭小子回头是岸,我就算现在咽气也没有遗憾了。”

黄不凡倒是有点奇怪,高俊人这一回为什么没有骂高小鹰,反倒也迂回地向自己求起情来。

心里稍微想了想又明白了:男人不都是这样么!谁不想望子成龙?他只是对高小鹰恨铁不成钢而已,如果真有机会“挽救”儿子,当父亲的怎么会没想法?

想通了这一点,黄不凡更加放心了:“我可是答应帮他把藕煤厂开起来的,名头已经搞好了,就跟着我二弟干。只是买藕煤机子的钱还没着落呢,还得想想办法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