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哥布林的工业化(误)

矿场营地的建立比想象中要顺利一些。

在独眼老哥布林的指挥和肥肉的努力下,哥布林们在一片靠近铁矿露头的山坡下清理出了一片空地,用木头和石头搭建起了简陋的窝棚和一圈聊胜于无的篱笆墙,一个简易的矿场营地就算初具雏形了。

独眼确实经验老道,他指挥哥布林们并不是胡乱挖掘,而是寻找岩层的缝隙和脆弱处,先用火烧,再泼上冷水,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崩裂。

这效率虽然比起现代机械开采依旧是原始级别,但比起哥布林们拿着石镐盲目硬凿,已经是天壤之别了。

每天都有二十名哥布林矿工在这里吭哧吭哧地干活。

他们吱哇乱叫着将一块块矿石从岩壁上敲下来,再用楚天发明的简陋平板车,沿着一条稍微平整过的小路艰难地运回部落。

与此同时,部落里的土炭窑和高炉也日夜不停地忙碌着。

“呼啦——呼啦——”

简陋的皮革风箱在强壮些的哥布林奋力拉扯下,将空气鼓入炉中。

炉膛内,木炭燃烧发出炽热的白光,那些暗红色的铁矿石逐渐融化成一块块铁锭。

负责炼铁的哥布林们满头大汗,根据楚天“烧红了!”“倒进去!”“快拉风箱!”的指示小心翼翼地用石钳夹起坩埚,将铁水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砂模中。

待其冷却后,敲掉砂壳,一块块粗糙但实实在在的铁锭就诞生了!

整个烂苔部落,俨然一副欣欣向荣的初级工业…呃,手工业作坊区的景象。

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呼呼的风箱声,哥布林们的吱哇乱叫,交织成一曲异世界哥布林部落的奋斗交响乐。

系统界面上,【铁锭】的数量缓慢但坚定地增长着,每天大约能入库200公斤或者说20个单位。这个数字让楚天既欣慰又焦虑。

欣慰的是终于有了稳定的铁来源,焦虑的是这效率实在太低了!而且代价巨大!

首先,采矿和伐木都是重体力活,干重体力活的哥布林饭量那是蹭蹭往上涨!

一个哥布林矿工或者伐木工一天能吃掉平时三四个哥布林的口粮!

其次,炼铁本身也需要人手,这些哥布林同样不能饿着肚子拉风箱。

最后,新训练的第二批狼骑兵和轻步兵,也都是耗粮大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