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 有些安静,比掌声还响

就在此刻,中枢系统内,许文澜的“静音评估模型”首次发出了尖锐的预警。

目标锁定为一名新生儿科的护士。

数据显示,该护士个人社交账户零录音,日常互动极少,沉默指数远超阈值。

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她所负责的病房里,那个为新生儿父母设立的“情绪录音箱”,使用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八。

“典型的交流障碍合并职业倦怠,建议立刻启动心理筛查和干预程序。”林晚看着数据,果断地给出了结论。

“等一下。”陆承安的声音从通讯频道里传来,他拦住了正要签发指令的林晚,“她不是没有发声,她在替别人发声。”

三人立刻调取了那个录音箱的详细记录。

他们发现,那些高频使用的记录,并非来自焦虑的父母,而是全部出自这名护士。

她每天都会为那些还不会说话、甚至无法睁开眼睛的婴儿,录下一段语音日记,再亲手交到心急如焚的家属手里。

“宝宝今天体重增加了五克,很棒。”

“宝宝的睫毛在睡梦里颤动了十二次,像蝴蝶的翅膀。”

“宝宝今天很想你,只是他还不会哭出声。”

每一段录音的结尾,都是这句温柔到令人心碎的轻语。

系统沉默了。

几秒钟后,那条刺眼的红色预警自动关闭。

一行新的规则,在模型底层代码中悄然生成:“当一个人习惯替他人发声时,请尊重她的沉默。”

梅雨季的最后一天,榕城的空气湿润而清新。

苏霓独自回到了那条熟悉的街头。

当年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的自助录音亭,如今已被改造成一个小型艺术装置,透明的外壳上,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手写话语。

一个小女孩正踮起脚,好奇地按下了播放键。

亭子里传出的,不再是嘈杂的童声,而是许多年前,那个叫小武的男孩的母亲,在雨中那句哽咽的告白。

孩子听完了,仰头问身边的母亲:“妈妈,她儿子后来……勇敢了吗?”

母亲弯下腰,将女儿轻轻抱起,目光温柔地看着那个装置:“你看,我们现在敢站在这里,安安静静地听完这个故事,就是因为他当年勇敢过了。”

苏霓从她们身边悄然走过,没有人认出她。

一阵微风吹过,一张陈旧的照片从她的袖口滑落,飘落在湿润的地面上。

照片上,是一只年轻的手,正死死地攥紧着直播间里的话筒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
十分钟后,远在千里之外的数据中枢,一个全新的事件编号悄然浮现。

E00116。

标题栏里,一片空白。

状态栏里,只有三个字——正在流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