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烧纸的人怕火

很快,一名白发苍苍的老档案员在回忆中,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: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深夜,他曾亲眼见到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悄然驶入县革委会大院,车上的人卸下一只沉重的木箱,箱体上赫然贴着“东仓”字样的封条。

后来,那只箱子被时任的秘书科长亲手锁进了办公楼的地下室。

几乎在同一时间,苏霓安插在粮库内部的线人传来急电:对方似乎察觉到了调查组的压力,决定不顾一切,于次日黎明重启焚烧程序,要将所有“边角料”彻底销毁。

“让他们烧。”苏霓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,她非但没有惊慌,反而冷静地下令,“撤回外围所有监测设备,制造我们已经放弃追踪的假象。”

众人不解,但无人质疑。

他们不知道,在环保队突击检查造成的那七十二小时空窗期里,许文澜早已执行了一项更大胆的计划。

一枚纽扣大小、经过特殊改装的耐高温摄像模组,被她远程操控微型机械臂,神不知鬼不觉地安装在了西侧排风口的内壁深处。

它能抵御近千度的高温,并持续工作四十五分钟。

这是一场豪赌。

赌对方在自以为安全的环境下,会暴露出最原始、最不加掩饰的罪证。

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。

粮库深处,焚化炉的炉门被再次打开,幽蓝的火焰轰然升起。

许文澜预装的摄像模组被瞬间激活,灼热的气浪中,一段惊心动魄的画面实时回传到了苏霓的笔记本电脑上。

焚化炉内,被投入的根本不是零散的纸片,而是一捆捆用粗铁丝死死扎牢的牛皮纸案卷。

火焰舔舐着卷宗的边缘,封面上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宋体字在火光中扭曲、变形——“身份注销审批汇总表(1983年度)”。

烈焰升腾,铁丝被烧得通红,一捆案卷在高温中猛然散开。

在被彻底吞噬的最后一秒,一页纸被热浪卷起,飞旋着贴在了靠近镜头的炉壁上。

画面瞬间定格,纸页上,某县注销名单的末尾,一个名字被粗暴的红笔圈出,旁边龙飞凤舞地写着一行批注:“家属已安抚,可销户。”

苏霓静静地看着那段循环播放的视频,缓缓合上了笔记本。

“他们烧得越狠,越说明我们踩到了命门。”她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丝冰冷的锋锐。

窗外,第一缕晨光如利剑般刺破云层,精准地投射进来,照亮了她书桌一角。

那把从老人手中继承的、沉甸甸的铜钥匙,在晨曦中泛起幽微而坚定的光泽。

视频证据已经到手,但它指向的,却是一个比档案本身更加黑暗的深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