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六十响炮贺签约,侯六翻身当厂长

两扇对开的大木门,用的是上好的硬木,刷着深红色油漆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门头上方,一个铁架支撑起巨大的牌匾,上书九个歪歪扭扭大字:“黑石第一皮货加工坊”!

正是陈大全亲笔所题。

陈大全特意要求,厂子大门是门面,是职工的脸!

一定要让每个职工走过时都感到骄傲,让外人见了羡慕嫉妒!

厂子内部,规划的井井有条。

设有专门的生皮收购检验车间、晾晒车间、硝皮车间、质检车间、仓库。

还有宽敞明亮的食堂、干净整洁的集体宿舍、还有让无数妇孺期待的“托儿所”...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一应建筑,全是用青砖建设,就连地面都铺了青砖。

整个厂区气派整洁,与镇中其它屋舍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厂区中央的空地上,还参照一线城的模式,修建了一个小型休闲广场。

广场地面用鹅卵石铺就,中间立着一座小型陈大全雕像!

雕像昂首挺胸,目视远方,一手叉腰,一手指点江山状,显得“英明神武”。

显然是经过了“艺术加工”,比本人帅了不止一个档次!

雕像周围,布置着一些供职工休息的长木椅以及几个花圃。

当小丫等第一批被招募的“职工”,穿着崭新的靛蓝色“职工工服”(陈大全设计,胸前还绣着“皮货一厂”字样),走进这座气派的工坊时,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。

他们摸着光滑的墙壁,宽敞的厂房,觉得做梦一般。

而侯六,则被陈大全任命为厂长。

小梳子、小桌子作为厂长家属,有资格入住“厂办托儿所”。

原来的集市泼皮,可谓一朝改命!

选侯六当厂长,是看重他处事圆滑灵活,又有情义。

走访贫民区期间,陈大全发现侯六同街坊们相处的极好,口碑不错。

他一切的“泼皮”手段,都合理用在了集市上。

即使再贫困,也没祸害过四邻。

他所行所做,都是为了养活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,为了活着。

一个通透、情义,本地出身又七窍玲珑的厂长。

正是“皮货一厂”所需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