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此子,究竟还能给咱带来多少惊喜!

恰逢此时。

毛骧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,手中捧着两份奏折,躬身呈上。

“陛下,永昌侯蓝玉、开国公常茂等人,联名递上两份折子。”

朱元璋接过折子,先翻开第一份。

上面写的是淮西诸将“体察圣意”、“主动为陛下分忧”。

呈请移交部分军务职权于兵部及五军都督府统一调度。

并附上了一部分兵员名册和粮草调度权。

朱元璋快速扫过,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讽。

名单上的职权,大多是一些边边角角,或是本就由兵部协理的事务。

真正的核心军权,比如精锐部队的直接指挥权,重要关隘的防务,以及大批军械物资的调配权,几乎纹丝未动。

“哼,避重就轻,跟咱耍心眼!”

他冷哼一声,随手将这份折子扔到御案一角,懒得再看第二眼。

他又翻开第二份折子。

这份则是蓝玉等人以“感念太子殿下仁德,不忍见殿下因直言而受困”为由。

恳请陛下念在太子年幼且出于公心的份上。

解除对太子的禁足。

看到这份为朱标求情的折子,朱元璋脸上的冷意稍缓,甚至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。

看来。

散出去的消息起作用了。

这帮杀才果然对咱的标儿感恩戴德。

但他并未立刻做出任何批复。

而是将两份折子叠在一起。

随手放在了那堆“已阅待处理”的奏章最上面,便不再理会。

不回应,便是最好的回应。

对第一份折子不回应,是明确告诉淮西勋贵:

你们交出来的这点东西,咱不满意!

远远不够!

别想糊弄过去!

对第二份折子不回应,则是另一种默许和信号:

你们为太子求情的心意,咱知道了。

但什么时候放人,怎么放,咱自有主张!

这份人情,咱记下了,但你们也别想借此讨价还价。

这种帝王心术,无需言语,自有其重。

处理完折子,朱元璋抬眼看向毛骧:“杨宪那边,查得如何了?”

毛骧立刻回道:“回陛下,正如陛下所料。”

“杨参政回去后,便暗中调动其所能动用的一切人手,甚至包括一些…非官面的力量,正在全力搜罗永昌侯、开国公等诸位侯爷都督的各类罪证。”

“尤其是涉及军务、田产、以及往日一些陈年旧案方面,动作十分频繁急切。”

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满意,果然如此!

这把刀,确实够急,够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