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筹谋抗旱救灾

县衙大堂内,此前肃清贪腐的肃杀之气,已转化为一种焦灼而紧迫的氛围。

苏康,这位以铁腕手段重整官场秩序的新县令,正站在一幅精心绘制的大兴县地图前。地图上,干涸的河道如同皲裂的伤疤,无情地烙印在土地之上。

台下,汇聚了全县的乡老、里正以及脸上刻满风霜与忧虑的老农。

他们的目光复杂,既有对官府的天然畏惧,也有对持续旱灾的绝望,更深处,则藏着一丝被苏康此前雷霆手段所点燃的、微弱的希望之火。

苏康摒弃了所有官场俗套,目光如炬,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,声音沉稳而有力,瞬间压过了堂下的窃窃私语:“诸位乡亲,今日召大家前来,只为一事:抗旱,活命!”

他霍然转身,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那些刺目的干涸标记上:“天不降甘霖,我等岂能坐以待毙?祈求虚无缥缈的老天,不如依靠我们自己的双手!眼下第一要务,便是向地下要水,深掘水井!”

一位满脸沟壑的老农颤巍巍起身,声音带着无奈的沙哑:“青天大老爷,非是小民们懒惰不挖啊!实在是……这地下的水线越来越深,浅井已然无用,深井……耗费人力物力犹如无底洞,家家户户早已囊空如洗,实在是……有心无力啊!”

他的话引起了一片沉郁的附和,绝望的情绪如同阴云般再次汇聚。

苏康对此早有预料,他微微颔首,随即声音拔高,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:“乡亲们的难处,本官心如明镜!故此,县衙决意,此次掘井,一切开销,由府库承担!并实行‘以工代赈’之法,即日便可组织青壮,于各乡选定地点,挖掘深井!凡参与挖井者,除每日供给口粮、结算工钱外,每成功挖出一口涌泉之井,所有出力者,另有赏钱!”

他刚缴获的赃银,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。

“县衙出钱?以工代赈?”

“老爷,此话当真?府库……如今还有余力吗?”

台下顿时一片哗然,质疑与希望在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激烈交锋。

苏康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笑意,朗声道:“那些蠹虫贪墨的民脂民膏,取之于民,正该用之于民!难道要留在库房里孵蛋不成?本官在此立下誓言,此次抗旱,大兴县衙必倾尽所有,与全县百姓同生共死!除了掘井,我们还要想办法,将远处河道里那点残存的命脉之水,引入干渴的田垄!”

他环视众人,目光灼灼,带着一种能点燃人心的力量:“本官现在急需两类人才:一为精通水利、善于建造的能工巧匠;二为熟悉本县山川地理的向导!诸位乡亲,凡有荐才,或是有良策献上者,一经采用,县衙必不吝重赏!”

重赏与求生的双重驱动下,人群迅速沸腾起来。

很快,几位老农推举出村中善于堪舆寻水脉的“土专家”,也有人提及本县几位手艺不错的木匠、石匠。

苏康仔细听着,将有用的人才一一记下,随即果断下令,命新县尉李林甫和新典吏赵方全权负责组织挖井队,依据“土专家”们选定的地点,在全县范围内同时动工,开挖首批数十口深井,务求以最快速度缓解人畜饮水与部分农田的燃眉之急。

待众人领命,纷纷离去筹备后,大堂内稍显空阔。

苏康并未停歇,他步履匆匆回到二堂书房,铺开信纸,略一沉吟,便奋笔疾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