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石墨炼钢炉

正说着,鲁琦喊了一声:“泥胚干了!来试试耐温!”

众人围过去,鲁琦用铁钳夹起一个泥胚,放进炼铁炉的火膛里。

炉里的余火还有七八百度,泥胚放进去后,没有冒烟,也没有开裂。

鲁琦又往炉里加了些焦炭,把温度提上来,等了半个时辰,再把泥胚夹出来 —— 除了表面有点发黑,整体完好,没有变形,也没有掉渣。

“成了!”

鲁琦激动得嗓门都高了,“这配方能扛住高温!再提温到一千五百度,应该也没问题!”

苏康也松了口气,拍了拍鲁琦的肩膀:“接下来就按这个配方准备炉衬材料,明天开始砌炉基。炉基得用碎石子夯实,再浇上水泥,这样才稳,免得炉子太重压塌了。”

水泥是之前建路剩下的,用来做炉基正好,结实耐用。

“好嘞!”

管事和阎武齐声应下。

夕阳西下,工坊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,苏康让人点上油灯,继续和鲁琦细化图纸。

出钢口旁边得砌个小坑,叫“钢水包坑”,用来放装钢水的陶罐;炉壁上开三个观察口,分别在三段炉体上,方便查看炉内情况;还要在炉顶装个小漏斗,添料时不用打开整个炉口,减少热量流失。

这些细节,都是他根据现代炼钢炉的结构简化来的。

鲁琦一边听一边在图纸上标注,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:“观察口得装铁门,平时关上,免得漏气;钢水包坑得铺层沙子,陶罐放上去稳当,还能隔热。”

阎武在一旁看着,也插了句:“俺让后生们做几个竹筐,装铁矿和焦炭,衬上粗布,免得漏料;再编几个草垫,盖在石墨粉袋子上,防潮。”

苏康看着眼前忙碌又有序的景象,心里满是踏实。

石墨早就备好,配方试配成功,人手和材料也都到位,炼钢炉的建造万事俱备。

他知道,炼钢是武陵发展的关键一步 —— 有了钢,就能造更结实的矿车、更锋利的工具和兵器,甚至能造更好的农具,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而这一切,都源于他穿越前积累的知识,能在古代派上用场,他觉得很值。

“咱们争取一个月内建成炼钢炉。”

苏康看着众人,眼里满是期待,“到时候炼出第一炉钢,咱们请大家吃酒,庆祝武陵有自己的钢!”

鲁琦和阎武都笑了,工坊里的工人们也跟着欢呼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