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烧的日子定在第三天上午,天还没亮,窑厂就围了不少人,不仅有工匠,还有附近的百姓,都想看看这改良后的泥炭到底好不好用。
苏康一到窑厂,就看见鲁琦已经忙得满头大汗,指挥着工匠们把晒干的泥炭和干柴按比例混好,堆在窑门口。
张大爷也来了,手里拿着烟袋锅子,却没心思抽,眼睛一直盯着那堆混合燃料,嘴里还念叨着:“可千万别出岔子,可千万别出岔子。”
苏康走过去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张大爷,别紧张,就算这次不成,咱们再想别的法子。”
话是这么说,可苏康自己心里也没底,他看着鲁琦把燃料塞进窑的火门里,又让人点上火,心里也跟着提了起来。
刚开始的时候,窑里冒出不少黑烟,呛得周围的人直咳嗽,有个小孩没忍住,“哇”的一声哭了,他娘赶紧抱着他往后退。
李二本来还挺有干劲,一看这黑烟,脸立马垮了:“我说啥来着?这玩意儿就是不行,烟比以前还大!”
周围的百姓也开始议论起来。
有人说:“看来这泥炭真不行,苏大人这次怕是失算了。”
还有人说:“早知道就不来看了,白受这罪。”
鲁琦的脸也白了,他赶紧跑到苏康身边,声音都有点发颤:“大人,这……这咋回事啊?烟怎么这么大?”
苏康也有点慌,他皱着眉头,盯着窑门口的黑烟,脑子里飞快地想—— 难道是晒干的程度不够?还是混合比例错了?他赶紧让人拿来之前晒干的泥炭,用手摸了摸,干得都快掉渣了,比例也没错啊。
就在这时候,张大爷突然大喊了一声:“你们快看!火苗变旺了!”
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窑里的黑烟渐渐少了,橘红色的火苗“呼呼”往上窜,比烧木材的火还旺,连窑壁都被烧得发烫。
鲁琦赶紧趴在窑壁上听了听,又用手摸了摸窑壁的温度,惊喜地喊起来:“成了!火劲比木材大,还持久!这一窑烧下来,柴钱能省不少!”
周围的人都欢呼起来,刚才还抱怨的百姓也凑了过来,有人伸手想摸窑壁,又赶紧缩了回去,笑着说:“好家伙,这温度真高!”
李二也挠着头,不好意思地说:“没想到这玩意儿还真好用,是我之前说错话了。”
苏康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,他擦了擦额头的汗,笑着说道:“我就说嘛,这法子肯定行!”
可还没等大家高兴多久,新的问题又来了——负责看窑的工匠突然跑过来,一脸着急地说:“鲁师傅,苏大人,窑里面的火有点太旺了,会不会把砖烧裂啊?”
鲁琦一听,赶紧跑过去看,只见窑里的火苗都快窜到窑顶了,他皱着眉头说:“这火劲儿确实太大了,要是一直这么烧,砖肯定得裂不少。”
苏康也跟着着急起来,他记得以前听人说过,烧砖的火候很重要,火太大不行,太小也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