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进城感官,有点糟糕!

王刚那句带着恼火的“呸!什么玩意儿!”刚冲出口,马车车轮就不轻不重地碾进城门口的一处洼陷。

“噔!”

车厢随之晃动了一下,向下沉了沉,才复归原位。

苏康没坐稳当,身子略歪,额头轻轻碰了下前面的车框。

“呀!”

对面的柳青轻呼一声,下意识扶住了车厢板壁。

“王叔!”

苏康揉了下额头,出声喊道。

“少爷,这真怨不得我!”

王刚的声音从前头传来,带着几分无奈,“这城门路,着实不太平!”

苏康定了定神,连忙抬手掀起车帘一角,向外看去。

顿时,一股混杂着土腥气、隔夜炊烟味、还有不知何处飘来的咸菜坛子气息扑面而来,不算好闻,倒也谈不上恶臭,就是透着一股子陈年生活的滞涩。

青石铺就的街道谈不上光滑如镜,不少地方石板松动或是干脆缺了角,显露出底下夯实的黄土,被来往的牲口、行人、独轮车轧得紧实坑洼。

车轮每碾过一个坎儿,车厢就是一通摇晃,顺带扬起一阵恰到好处的浅黄色浮尘,足够呛得行人皱眉疾走几步,又不至于把人活埋。

两旁挤挨挨的老房子,多是灰墙黛瓦,木质的窗框门板不少漆皮剥落,显露出深褐的原木色,有些小窗格上糊的桑皮纸也破了小洞。

几家铺子的幌子还算齐全,布庄的蓝色旗子被风扯得滴溜溜打转,油坊门前的油篓堆成了小山,一股浓郁的芝麻油香努力挤过土腥味儿钻进鼻孔。

也有挂着“发兑南北杂货”、“成衣估衣”等字样招牌的门面,门脸儿不大,但门户敞开。

掌柜的或倚在柜台后打瞌睡,或慢悠悠拨弄着面前几卷颜色暗淡的棉布,听见马车动静,只懒洋洋抬眼瞥了瞥,见是生面孔,又没什么油水可捞的样子,便兴趣缺缺地收回目光,接着和那油光发亮的算盘珠子或是自己的指甲较劲。

街上行人不少,他们的衣着,多是靛蓝、土黄、藏青这些耐脏的粗布,浆洗得发白,少有鲜亮颜色。

挑着担子的货郎慢悠悠走过,扁担咯吱作响。

行人步子也多是不紧不慢,脸上没什么大富大贵的红润,但也少见那种骨瘦如柴的菜色,是些长年操劳后风吹日晒的普通肤色。

偶尔有人凑在当街低语几句,声音也压得低沉。

整个街面谈不上热闹,透着一股子慢悠悠、有点提不起精神的劲头。

“少爷,”柳青也凑过来,从帘子缝里好奇地张望,声音轻快了些,“您瞧,那边摊子上挂着红绳儿呢!”

苏康顺着她指尖看去,果然路边一个老妪守着个小摊,竹竿上挂着几串用劣质红绳扎好的小木梳和草编蚂蚱,倒也添了丁点活气。

“比龙虎山那草棚总归是好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