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康被他捅得差点岔气,侧头看他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,觉得有点好笑:“谁知道呢?反正名字总会在榜上,跑不了。是进士就行呗,想那么多干嘛?”
他的语气,轻松得像在讨论今天午饭吃什么。
“同进士出身”听着是没“进士出身”和“进士及第”那么威风,可说到底,都是进士,都能做官。
考都考完了,卷子也交了,皇帝也见了,现在瞎琢磨除了让自己胃疼,还能有啥用?
苏康想得很开,尽人事,听天命,他现在就想赶紧走完这繁琐的流程,回家补个回笼觉。
吴青枫被他这盆冷水浇得有点蔫,知道问不出什么来,只好自己继续在心里默默祈祷,把满天神佛都给拜了个遍。
“当……当……当……”
浑厚的钟声毫无预兆地响起,打破了广场上压抑的寂静。
紧接着,中和韶乐庄严悠扬地奏响,传胪大典,正式开场!
“一叩首!拜,再拜,三拜!起!”
司仪官的声音洪亮得能震掉房梁上的灰。
前面呼啦啦跪倒一片,苏康也只能跟着人群,不情不愿地屈膝、俯身、磕头。
当额头触到冰冷的青砖地面时,他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:老子爹娘走的时候,都没这么磕过头!
“二叩首!拜,再拜,三拜!起!”
“三叩首!拜,再拜,三拜!起!”
三跪九叩,一个头磕得比一个头憋屈。
苏康感觉自己像个被设定好程序的傀儡,机械地重复着动作,心里那股无名火蹭蹭往上冒。膝盖硌得生疼,脖子也酸了。
好不容易熬完这套大礼,鸿胪寺卿冯绍,一个留着山羊胡、面容严肃的老头,走到了御案前,拿起一卷明黄色的绢帛,开始宣读《制》。
这《制》,无非是些“策试天下贡士”、“皇恩浩荡”之类的官样文章。
苏康听得昏昏欲睡,一个字都没往脑子里去。
终于,冯绍放下了《制》,广场上所有准进士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重头戏来了——唱名!
冯绍慢悠悠地拿起一份榜单,目光在鸦雀无声的人群中缓缓扫过,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威严。
他清了清嗓子,声音陡然拔高,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:
“戊寅科殿试一甲第一名,上京城柳衣巷苏康,赐状元及第!”
声音落下,广场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,仿佛空气都凝固了。紧接着,“嗡”的一声,如同冷水滴进滚油锅,瞬间炸开了锅!
惊叹声、抽气声、难以置信的低呼此起彼伏。
无数道目光,像探照灯一样,“唰”地聚焦在人群后方那个穿着普通青衫、似乎还没回过神的年轻人身上。
“啥?”
苏康自己都懵了。
他眨了眨眼,怀疑自己是不是刚才磕头磕太多,把耳朵磕出毛病了?
状元?我?
“我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