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5章 暗流涌动,瓜分利益(七)

兵不是没有,只是大多被派去保护或者说是监督各地藩王了。

大明藩王其实过的很窝囊,好吃好喝供着,不得诏令不许出封地,还不允许掌兵,作为护卫藩王封地的地方守军,同时兼监督之权。

江西境内有荆王、宁王、淮王、岐王、益王,每位藩王的王府外都得驻一队兵,连藩王的田庄都要派人巡逻;

湖广更是藩王扎堆——

楚王、襄王、寿王、景王、梁王、兴王、郢王、湘王、辽王、惠王、荣王、谷王、吉王、岷王、佳王、雍王,算下来光保护藩王的兵就占了两省兵力的七成;

连承天府(兴王旧封地,嘉靖帝出生地)都得额外派驻精锐,哪还有余兵去守城池、抗贼寇?

虽说不少藩王早就没了后人,府邸也荒了大半,可他们名下的封地还在——

那些田亩、山林、漕运码头,都是实打实的皇家皇田,按祖制一寸都不能没人守。

按最起码的防卫标准,一个藩王属地得派三千人驻守,管着田庄治安、防备盗匪,二十二个属地算下来,光这一项就需要六万多人。

袁继咸手里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兵,刨去守城的、巡逻的,哪还有这么多兵力分给皇田?

最后也没别的办法,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没兵保护的偏远藩王属地,被张献忠、李自成的队伍当成“肥肉”收割——

有些消息灵通、家底厚的藩王,干脆提前收拾金银,逃去了梧州躲着,就盼着真到了绝境,还能从梧州渡江逃去海上,保住一条性命。

明末的藩王其实已经没剩多少了,可他们的封地还牢牢攥在朝廷手里,都是皇家的私产,就算国库空了、军饷欠了,朝廷再难也得挤出兵力派人守着,毕竟这是“祖宗基业”,谁也不敢丢。

也难怪朱有建会喊着“沿海置换湖广”,一方面他本就穿越来的,不懂明朝“皇田专属”的规制,不知道湖广那些看着肥沃的土地,大多是藩王遗留的皇田,不是普通民田;

另一方面,在他眼里,湖广是大顺占领区,如今它覆灭了,这些藩王封地都是“敌国遗产”,本就是他可以随意处置的东西,哪会想到这里面还藏着这么多规矩。

何腾蛟在湖广,从头到尾都没多少能施展拳脚的余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