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参与斗殴的男孩子,处罚就简单直接多了:
朱有建让李雷闪带甲队专门负责制作铜线,要求铜料纯度达标、线径均匀;
朱慈炤带乙队负责给铜线裹橡胶,必须做到绝缘层无气泡、无漏裹;
最后要把做好的线整齐缠绕在圆木线轴上,一共得做十只。
规矩也立得明明白白——
十只线轴里,必须有八只严丝合缝、符合标准才算合格;
合格了,电池与通讯研究工坊就能继续开;
要是不合格,就说明他们心思还没沉下来,这工坊就直接解散,所有人都得去其他研究工坊打杂。
谁都清楚,铜线制作讲究粗细均匀、表面光滑没有毛刺,哪怕一点凸起都可能影响信号;
裹橡胶更得贴得紧实、不能留半点气泡,不然容易漏电——
哪一步都容不得马虎,都不容易。
要是李雷闪和朱慈炤的两队还像之前那样闹别扭、各干各的不协作,别说做出八只合格的线轴,恐怕连一只都达不到标准。
明眼人都瞧得出来,这处罚看似严厉,实则是朱有建有意逼着他们一起合作:
只有凑到一块儿,李雷闪管铜料纯度、朱慈炤盯绝缘工艺,好好配合查漏补缺,才能把活儿干成;
也才能在协作里看清彼此的长处,互相学习、一起进步,不再为小事争执。
朱有建心里其实很看好这两个小伙子——
一个肯钻技术,一个肯琢磨细节,都是做研究的好苗子,就是觉得他俩太拧巴:
李雷闪木讷得只会说技术术语,朱慈炤也没好到哪儿去,俩人都透着点社恐,跟人打交道的情商实在不高。
他私下里暗戳戳琢磨:
俩小子不是木讷、怕跟人说话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