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卧儿的辉煌还在眼前:
开国君主巴布尔从费尔干纳的流亡者,到嘉靖五年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德里苏丹,一手奠定帝国根基;
祖父阿克巴更是雄才大略,将疆域扩至整个北印度,连孟加拉都纳入版图,还敢打破宗教隔阂,包容印度教与伊斯兰教;
到他沙贾汉手中,帝国粮仓丰足,艺术鼎盛,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。
“朕的帝国横跨千里,朕的子民数千万,”
沙贾汉抚摸着弯刀上的宝石,语气冰冷如喜马拉雅的寒冰,
“一个连圣战都打不到的国度,竟敢称朕为藩属?”
他忽然想起那些来自东方的商人说过,大明早已不复当年强盛,连北边的部落都挡不住。
“或许,他们只是虚张声势。”
他冷笑一声,眼神却更锐利了,
“但无论如何,这份羞辱必须洗刷。
去告诉孟加拉的总督,加强东部边境的防御,朕倒要看看,这个大明敢不敢真的派兵来。”
行宫的角落里,碎金片在阳光下闪烁,像极了这位皇帝此刻的心情——
骄傲与愤怒交织,却又透着对遥远东方的莫名忌惮。
而那封被揉皱的圣旨,正静静躺在地毯上,三种文字书写的“大明皇帝诏曰”,在莫卧儿的奢华宫殿里,显得格外刺眼。
沙贾汉越想越觉得必须反制,既然大明敢称他为藩属,那他就要让对方低头——
递交国书,勒令大明遣使朝贡,还要送最顶尖的建筑人才来,帮他完成那座献给爱妻的“泰姬陵”。
这想法在他看来天经地义,毕竟大明素来以能工巧匠闻名,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闷棍:
他找不到能通晓大明汉语和乌斯藏语的人,连一封对等的国书都写不出来。
这僵局本就是认知错位造成的。
大明对莫卧儿帝国知之甚少,虽知其与乌斯藏地理相近,却被喜马拉雅山的天险隔绝,连藏语都无人能懂;
莫卧儿的官方语言本属阿拉伯语系,沙贾汉时期才融入印度语系,懂蒙鞑语不过是为了研读帖木儿汗国的典籍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