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火锅宴使,如此军演(五)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朱有建端坐于观礼台最高处,目光如电,缓缓扫过全场。

他左侧,王承恩领着一众内卫垂首侍立,神色恭谨;

右侧,王德化率禁卫肃立,目光锐利如鹰,警惕地扫视着四周。

前后三排内卫层层围护,将皇帝拱在中央,恰似众星捧月。

别以为这样的安保已经足够,其实皇帝脚踩的台阶,还有折叠起来的多层钢网防御,可以应对冷兵器与热武器的攻击!

各国使团按序分坐于三层阶梯式观礼台上,身下是寻常竹椅,虽无奢华之气,却也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。

使节们皆是正襟危坐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场中,屏息等待着军事演武的开始——

也就是他们口中听闻的“仪仗队表演”。

范承谟坐在观礼台前排,眉头微蹙,眼中满是疑惑。

他转着圈打量四周,只见演武场空空荡荡,既无漫天旌旗招展,也无军阵在校场排开,瞧着竟与寻常观礼场合无异。

这与后金大汗黄台吉军演简直是天差地别,后金军演时,旌旗总能排出去老远,遮天蔽日;

八旗军队列成三十二路军阵,方方正正,八种旗色规整分明,硝烟滚滚中战马嘶鸣,处处透着军容赫赫的威势。

可眼前这大明演武场,除了皇帝身边的几百卫兵,竟连半支军队的影子都没见着,安静得有些反常。

鸿胪寺的官员们也暗自犯嘀咕:

就算是仪仗性质的军演,也不该这般素净。

好歹得把皇帝的仪仗摆出来撑撑场面才是,可他们没收到半点相关指令,礼部那边也说没接到布置仪仗的通知,这实在有些不合常理。

申时初刻一到,王承恩从袖中取出一面令旗,手腕轻挥。

范承谟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——

只见演武场南侧出现一队人影,个个身着玄衣,动作迅捷如狸,行进间竟没什么声响。

他们推着些臼炮进场,有人默数了数,不多不少正好四十六门。

只是这些臼炮瞧着有些古怪:

模样陈旧,炮管又短又粗,瞧着倒像是从百年前的军械库里翻出来的老物件,与寻常臼炮的形制大不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