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很多人来说,现在确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刻。
易家和没有办法改变历史的车轮,也只能在滚滚洪流中,尽量多保护一些自己在意的人。
其实,他跟那些重要的朋友都有所交待,让他们私底下多囤一些粮。
就是为了应对如今这个局面。
像马魁、陈雪茹、徐慧珍他们,易家和都暗戳戳的旁敲侧击提醒了一下。
马魁是个机灵的,第一时间就回家跟父母说了。
所以,他们家也在暗地里囤了不少粮食。
陈雪茹和徐慧珍就更不用说了,早早的就做出了相应的准备。
后续,易家和也在暗地里帮了不少忙,对此,这两位姐姐还是非常感激他的。
易中海就更不用说了,他的准备工作比谁都开始的早,地窖里已经被塞得差不多满了。
每每看到这些粮食等物资,他都不由得心生感慨,还是自家侄子消息灵通,同时眼光也够高瞻远瞩。
有很多人,即使得到了消息也不愿意相信,更不会去屯粮,最终后悔的还不是自己。
不说别的,就院子里面的这些住户们,哪家不是愁眉不展。
真是太缺吃的了呀,好像过完年之后,形势一下子就变了。
以前他们还能买到三分之二的定量,现在恐怕连一半都买不到了。
最重要的是,就这一半的定量还要看天吃饭。
粮站放粮的时候,早早的过去排队才能抢到。
即使最后能抢到买粮的资格,但最后能买到多少,那也是随机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九十五号院大部分的住户,其实都是一个忍饥挨饿的状态。
甚至有些工厂和学校,都已经出现了停工停课的状况。
也就是军方,以及各个公家部门肯定是要保持运转的,不然,社会秩序谁来维护运转?
不过,再怎么样,也不如把粮食掌握在自己手里来的安心。
所以,易中海是越想越庆幸!
但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,最典型的莫过于三大爷闫埠贵。
为了省点粮食,他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家里躺着,每天只吃一顿饭,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所需。
而贾家同样也不好过,尽管轧钢厂这边为了保证钢材输出,并没有停工。
但是,输出的产量也减少了许多。
工资是照发的,但定量却减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