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罗建——(人物9)

2135年,“建城集团”已经控制了火球区90%的地产市场,水球区和月球区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60%。罗建也彻底变了——他不再穿沾满灰尘的工装,而是换上了昂贵的西装;不再住城中村的出租屋,而是在火球区的山顶买了一栋占地100亩的庄园,庄园里有游泳池、网球场、私人停机坪,还有专门的AI管家;他的手上戴着价值百万的星石戒指,每次去工地,都有保镖随行,再也不用自己搬钢筋、扛水泥。

他也开始变得冷漠。有个老工友因为买不起他的房子,想求他“留一套便宜点的”,罗建却笑着说:“我的房子是给‘有能力’的人住的,你要是买不起,就去租‘鸽子笼’,别来烦我。”他忘了,自己当初也是个在工地上搬钢筋的工人,现在却把“有没有钱”当成了衡量人的唯一标准。

四、住房危机:鸽子笼与庄园的鸿沟

2140年的M27星球,“建城集团”的标志已经覆盖了全球——每个城市的中心都有“建城集团”的高楼,每个“未来社区”都挂着“建城·XX家园”的牌子。这一年,罗建的“建城集团”控制了全球95%的住宅和商业地产,剩下的5%,也都是他的“合作项目”,必须使用“建城集团”的建材和技术。

房价,早就不是当初的“亲民价”了。2130年,“建城·星火家园”的单价是5000星元/平米;2140年,“建城·星际家园”的单价涨到了50万星元/平米,翻了100倍。普通民众的月薪只有5000星元,就算不吃不喝,一辈子也攒不够一套100平米房子的首付——100平米的房子,总价需要5000万星元,相当于普通民众1000年的工资。

买不起房,只能租房。可罗建早就把“租房市场”也垄断了——他把那些“卖不出去”的小户型,改成了“鸽子笼”:10平米的房间,里面只有一张折叠床、一个迷你衣柜和一个小书桌,连转身都困难,月租却要星元,相当于普通民众3个月的工资。

水球区健康省的小李,就是租“鸽子笼”的人之一。他是个超市收银员,每月工资5000星元,租了一个10平米的“鸽子笼”,每月要花星元,只能靠下班后去工地打零工补贴房租。有一次,他的母亲从乡下来看他,只能挤在折叠床上,母亲看着狭小的房间,眼泪掉了下来:“儿子,你怎么住这么小的地方?”

小李没敢告诉母亲房租有多贵,只是说:“现在大城市都这样,等我赚了钱,就买大房子。”可他心里知道,自己一辈子都买不起罗建的房子——房价涨得比工资快,他攒钱的速度,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。

而罗氏家族的人,却住着占地千亩的庄园。罗田生的庄园在水球区的稻花省,里面有大片的稻田、私人湖泊和高尔夫球场,房子是用“顶级智能建材”盖的,能抵御10级地震,还能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;罗修的庄园在火球区的重工省,里面有私人工厂和机械博物馆,屋顶的停机坪能同时停10台飞车;罗建自己的庄园,更是豪华——里面有一栋10层的“智能别墅”,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,一楼是客厅和餐厅,二楼是卧室,三楼是书房,四楼是健身房,甚至还有专门的“藏品室”,里面放着他从2145年偷回来的“未来建筑模型”。

2140年的中秋夜,罗建在自己的庄园里举办了“建筑巅峰晚宴”。宴会上,罗田生、罗修、罗海生等人都来了,他们坐在露天餐厅里,看着庄园里的灯光,品尝着从水球区空运来的新鲜水果,谈论着“建城集团”的未来规划。

“罗建,你这庄园盖得不错啊,比我的粮库还气派,”罗田生举起酒杯,对着罗建说,“以后咱们罗氏家族的人,都要住你盖的房子。”

罗建笑着举杯:“那是自然,我会给咱们家族盖最好的房子,让所有人都羡慕。”

酒桌上的人都笑了,没人想起那些住在“鸽子笼”里的普通人,没人想起那些因为付不起房租而睡在街头的人。窗外的月亮很圆,照在罗建的庄园里,像一层银色的纱;月亮也照在小李的“鸽子笼”里,透过狭小的窗户,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。小李坐在折叠床上,啃着干硬的合成面包,看着通讯器里播放的“建城集团晚宴”新闻,心里满是无力——他不知道,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住上“不用挤”的房子。

罗建站在庄园的露台上,看着远处自己盖的高楼,心里满是得意——他从一个搬钢筋的工人,变成了控制全球地产的“霸主”,这一切,都要感谢罗默给的那串坐标,感谢自己当初的“赌一把”。

他没看到小李眼里的绝望,没听到普通人因为房租而发出的叹息,更没想起自己当初在工地上的辛苦——现在的他,眼里只有“地产霸主”的权力,只有源源不断的财富,至于普通人的住房需求,不过是他赚钱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