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叶可北的觉醒——生物里的生命印记

可脑电波不会说谎。

叶可北猛地想起叶可南发现的那五个“异常时空节点”,其中一个的时间戳,正好是6月23日凌晨三点十七分。

心脏像是被无形的手攥紧,酸意顺着血管蔓延到四肢百骸。

他终于明白,那个凌晨在他床边的,不是幻觉。是父亲。

是穿越了三百公里的空间,甚至可能穿越了时间的父亲。他或许是在会议间隙,启动了某种便携的时空装置,只为回到儿子身边,用他作为生物学家最熟悉的方式——触摸额头感受体温,按压颈动脉监测脉搏,用一句“免疫系统像我”来传递力量。然后在他退烧前,悄无声息地返回“属于他的时空”,只留下一组无法被常规逻辑解释的脑电波数据,作为“我来过”的证明。

监测仪的蜂鸣声打破了寂静,叶可北回过神,发现自己的脑电波曲线也开始剧烈波动——与屏幕上那组“异常数据”的波动频率,渐渐重合。

原来父亲说的“亲情共振”是真的。即使隔着时空,即使他从未说出口,那份担忧与爱,也早已刻进了彼此的生命电波里。

第二节:永生花图谱与未来的礼物

叶可北的书架顶层,放着一个密封的亚克力盒子,里面装着一份泛黄的基因图谱。图谱边缘用红笔写着一行字:“来自未来的礼物——给想让花永远开着的小北。”

这是他19岁生日后不久收到的“神秘礼物”。

19岁的叶可北正痴迷于植物遗传学,尤其对永生花的培育原理感兴趣。永生花是通过脱水、脱色、染色等工艺制成的干花,能保存数年,但严格来说,它已经失去了生命活性。“如果能通过基因编辑,让鲜花真的永远不凋谢呢?”他不止一次对着实验室的玫瑰标本发呆,甚至在饭桌上随口跟家人提起,“我想破解永生花的基因序列,让它保持细胞活性,真正‘永生’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当时父亲叶云天正在喝汤,闻言抬了抬眉:“听起来是个不错的课题,不过难度不小,涉及细胞衰老调控基因。”

叶可北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闲聊,没想到一周后,他在书桌前发现了这份基因图谱。图谱详细标注了一种“拟南芥”的基因序列,其中三个关键基因被用荧光笔标出:“TERT(端粒酶逆转录酶)、FOXO3(长寿基因)、MYB(花色维持基因)”。最不可思议的是,图谱右下角附着一份“编辑方案”,提出通过CRISPR-Cas9技术敲除衰老基因,植入人工合成的端粒延长序列——这种技术,是两年后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最新成果。

“爸,这是你做的?”他拿着图谱冲进实验室,父亲正在调试一台基因测序仪,闻言笑了笑:“算是吧。不过是理论构想,能不能实现,还得看你。”

“可这技术……”叶可北指着编辑方案,“太超前了。”

“未来总会来的。”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,眼神里有种他读不懂的深意,“给你的礼物,总得领先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