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太学藏书阁(知识圣殿)

咸阳城的深秋,西风卷着枯叶掠过宫墙。李岩站在骊山脚下的一处隐蔽入口前,看着工匠们将最后一块刻着星图的石板嵌入墙壁。地下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,混合着羊皮风箱的喘息,仿佛大地深处传来的古老心跳。

“陛下,藏书阁主体工程已完工。”百工科主事墨翟满头大汗,青铜护腕上还沾着琉璃碎屑,“只是这穹顶的琉璃拼接......”他话音未落,李岩已伸手按住他肩膀。

“按朕画的图纸来。”李岩从袖中抽出一卷帛书,展开时露出的竟是三维立体结构图。墨翟瞳孔骤缩——图上的线条与角度,竟与他昨夜梦中所见如出一辙。

三日后,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,咸阳百姓惊见太学方向腾起七彩光晕。李岩身着玄色冕服,带着满朝文武与太学生们穿过层层机关,踏入这座耗时半年打造的地下奇观。拱形穹顶由改良后的琉璃拼接而成,阳光穿透棱镜,在地面投射出不断变幻的华夏九州轮廓,空气中浮动着松脂与墨香的气息。

“聚天下智,成华夏魂。”李岩亲手挂上匾额,青铜篆字在光影中流转,“这里不仅藏典籍,更藏未来。”他抬手示意,工匠们推动齿轮装置,原本整齐排列的书架突然向两侧滑动,露出隐藏的升降梯与旋转书柜。

老博士伏生颤抖着抚摸刻有“经史子集工”字样的青铜标签:“此乃天宫书库......”话音未落,李岩已按下墙壁上的机关,一排书架轰然翻转,露出背后用现代密码学设计的典籍检索柜。

“插入刻有关键词的青铜牌。”李岩将刻着“商鞅”二字的铜牌插入凹槽,瞬间,抽屉弹出一卷《商君书》改良版,扉页还附着百工科绘制的法治运行齿轮图。众臣哗然之际,藏书阁深处突然传来警报般的钟鸣。

一名暗卫神色慌张地奔来:“陛下!楚国贵族买通的工匠试图破坏检索系统!”李岩嘴角勾起冷笑,带着众人疾步赶去。只见三个浑身墨汁的刺客瘫倒在地,他们手中的青铜牌插错位置,触发了藏书阁的自毁程序——墙缝中渗出的墨汁不仅将典籍保护起来,更在刺客脸上绘出诡异的符咒图案。

“这墨汁......有字!”扶苏凑近查看,墨渍晕染处竟浮现出“时空”二字。李岩瞳孔微缩,这正是他藏在现代实验室的保密字样。他不动声色地挥退众人,独自走向检索柜最深处标着“时空”的抽屉。

就在指尖即将触碰抽屉的瞬间,地面突然剧烈震动。李岩踉跄扶住书架,却见所有琉璃穹顶同时亮起,组成一幅星空图。更惊人的是,那些星星的排列方式,竟与他穿越前夜实验室穹顶的投影完全一致!

“陛下!赵高大人求见!”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李岩迅速合上抽屉,转身时正看见赵高捧着个檀木匣,匣中躺着半块刻有齿轮纹路的玉简。

“在修缮阿房宫时发现的。”赵高压低声音,“工匠说玉简背面有奇怪刻痕......”李岩接过玉简翻转,月光般的荧光在刻痕处亮起,拼凑出一行小篆:“汝非始皇帝,乃文明摆渡人。”

藏书阁外突然传来喧闹声,李岩掀开厚重的玄铁门帘,只见数百名太学生举着火把,将藏书阁围得水泄不通。为首的公孙弘高举一卷竹简:“陛下!旧贵族散布谣言,说这里藏着颠覆天道的妖物!”

李岩登上台阶,琉璃穹顶的七彩光芒洒在他身上,宛如神祗。“告诉他们,”他的声音在地下空间回荡,“这里藏的不是妖物,是大秦的脊梁。”他抬手按下机关,整面书墙缓缓旋转,露出背后用活字印刷术制作的《秦学七论》巨幅壁画。

就在这时,藏书阁最深处的“未来之箱”突然发出蜂鸣。李岩心头一震——那是用穿越时的U盘碎片改造的警报装置。他快步奔去,却发现箱中多了一封帛书,字迹工整却透着诡异:“小心你身边最信任的人。”

当夜,李岩独自留在藏书阁。他点亮特制的荧石灯,在“时空”抽屉前沉思良久。当指尖终于触到冰凉的青铜把手时,一阵电流般的刺痛袭来。抽屉缓缓打开,里面空空如也,唯有底部刻着一行极小的字:“答案在2025。”

这正是他穿越时携带的青铜镇纸碎片上的数字。李岩后背瞬间渗出冷汗,他突然意识到,这座耗费无数心血的藏书阁,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某个巨大布局中的一环。而那个藏在暗处的推手,似乎对他的来历了如指掌。

穹顶的琉璃突然再次变幻,这次组成的不再是星空,而是一张模糊的人脸。李岩倒抽冷气——那面容,竟与他现代实验室的导师有七分相似!

“陛下?”扶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李岩迅速合上抽屉,转身时已恢复平静。但他知道,从今天起,这座象征文明传承的知识圣殿,将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。而他,必须在守护典籍的同时,解开这跨越时空的谜题。

当月光再次爬上琉璃穹顶,李岩在《秦史·文明志》竹简上郑重写下:“今日所藏,非独典籍,乃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之魂。然暗处窥伺者众,吾辈当如烛火,虽微,亦照长夜。”墨迹未干,竹简夹缝中突然飘落一张泛黄的纸——竟是他现代身份证的碎屑,边缘还沾着几滴暗红液体,宛如干涸的血渍。

咸阳城的深秋,西风卷着枯叶掠过宫墙。李岩站在骊山脚下的一处隐蔽入口前,看着工匠们将最后一块刻着星图的石板嵌入墙壁。地下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,混合着羊皮风箱的喘息,仿佛大地深处传来的古老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