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倾盆而下,千万条水线砸在硬化的田埂上,却顺着预设的导流槽汇入暗渠。李岩站在观测台上,看着水幕中的梯田逐渐浮现出暗藏的纹路——那不是普通的水平梯田,而是依照等高线设计的“螺旋导流带”,每级田埂的倾斜角度精确到0.3度,能让雨水在滞留三分钟后自动向两侧分流。
“看!田埂没垮!”小陈指着下方,原本被骂作“石头壳”的田埂在水流冲击下,表面的固土剂正层层剥落,露出底下蜂窝状的透气层。李岩突然想起在实验室的那个深夜,当他发现本地黏土含硒量超标后,偷偷将火山灰与蚯蚓蛋白混合,烧制出这种会“呼吸”的生态砖——只是为了通过上级审批,他在报告里隐瞒了这个颠覆性的配方。
雨水在梯田中形成奇妙的光影,每级平台都像悬浮的翡翠,水流沿着螺旋纹路旋转而下,最终汇入山脚的蓄水池。老族长张着嘴看着这幕奇观,手中的锄头“当啷”落地:“这、这和你画的设计图不一样...”
“因为真正的梯田,从来不是照搬书本的死公式。”李岩摘下湿透的草帽,任由雨水冲刷着脸庞,“三个月前第一次测土,我就发现这里的黏土含硒量是普通农田的五倍,传统的保水层只会让毒素淤积。所以我把每级田埂都做成了活性滤层,用本地红土混合火山灰烧制,里面还埋了耐硒真菌的孢子——刚才你们看到的白丝,就是它们在分解有害物质。”
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,李岩却盯着蓄水池的水位显示器,眉头越皱越紧。按计算,暴雨至少要持续两小时才能激活真菌的繁殖周期,但现在才过四十分钟,云层已经开始消散。更危险的是,土壤检测仪的警报还在闪烁,硒元素的数值不降反升——除非,地下还有更深层的污染源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李工!蓄水池底部渗水!”对讲机里传来技术员的惊叫。李岩心里一沉,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——暗渠在开挖时,他发现地下二十米有层黑色页岩,当时以为是普通岩层,现在看来,很可能是硒元素的矿脉!
“打开所有泄洪阀!”他冲向梯田,突然听见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离他最近的田埂边缘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缝。雨水渗进裂缝,带着暗红色的泥浆涌出,那是被激活的硒元素溶液,一旦渗入地下水,整个南境的生态系统都将面临灾难。
老族长看着变色的水流,突然抓住李岩的胳膊:“三年前滇西的事,是不是...也是因为地下矿脉?”
李岩的手猛地一抖。这个秘密他瞒了三年,连自己都快相信那只是场普通的地质灾害,直到在南境发现相同的黑色页岩。此刻老族长浑浊的眼睛里,竟带着和当年那个小姑娘父亲一样的哀求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