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乐舞惊变(文化平权)

嬴氏庶子嬴成跨步上前,猛拍手掌:“你说这是什么音!”

赵娥微蹙眉头:“无律无调,如同孩童胡闹。”她随手取过红丝绦陶埙吹响,“这是‘变徵’,你们说的‘亡国之音’——”埙声陡然拔高,竟带着金属般的锋锐,“可百姓唱秦歌时,用它诉离别、唱丰收,比你们关在深宫里的雅乐,更像人说的话。”

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:“赵乐令,教我们唱新秦歌!”几个咸阳少年挤到前排,腰间别着自制的竹埙。赵娥莞尔,石磬在膝头轻敲节奏,少年们亮起嗓子,唱的正是昨夜在市井流传的《陌上桑》,变徵之音婉转处,竟比传统雅乐多出三分荡气回肠。

三、舞殿惊变

冬至宴上,李岩特意让赵娥编排的“耕战乐舞”压轴。三十六名舞者身着短袍,手持铁犁与弩机模型,在殿中踏出整齐步伐。当舞到“开阡陌”段落时,舞者们用弩机模型拼出“田”字图案,青铜地面映出冷冽的光。

嬴谌的妹妹嬴华突然起身,广袖拂过酒案:“陛下竟让贱民之舞登大雅之堂?我大周雅乐,岂容这般亵渎!”

“雅乐?”李岩指了指殿角的旧编钟,“你们的雅乐,连律管都补不上;百姓的乐舞,却能让耕者知其劳,战士明其志。”他转头问赵娥,“乐府令,可还记得你在邯郸街头听到的民谣?”

赵娥点头,石磬轻响。舞者们突然变阵,模仿起邯郸百姓送子参军的场景,歌声里竟混着胡笳的呜咽——那是赵娥特意加入的游牧民族音调。嬴华脸色铁青,正要发作,却见殿外涌入百余名百姓,他们手持火把,跟着乐舞节奏齐声唱和。

四、律管喋血

变故发生在子夜。赵娥正在乐府署校订新乐谱,窗外突然传来箭矢破空声。她本能地挥动石磬,竟将一支弩箭磕飞——石磬边缘的缺口,正是当年在战乱中被刀兵所伤。

“赵乐令小心!”墨者学徒撞开门,“嬴氏暗卫来袭,他们要毁了十二平均律的曲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