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后,赵小侯依然让巨型星际太空站里的生物不断繁衍,每一代都做好了数据记录。
直到这些生物的精神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,他方才从其中挑选出数百种适应性较好的生物出来,将它们的基因进行了修改,让它们拥有了无性繁衍的能力。
这也是赵小侯在基因学达到1000分之后,所获得的一些新知识。
在实验的空闲时间段,他就抽空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基因剪接设备,能够较为自由的剪接生物的基因链。
为了确保生物的无性繁衍能力不受到影响,他还将这些生物的两对半基因链进行了修改,去掉了它们吞食其它生物基因的能力。
之后,这些生物就各自被投放到巨型星际太空站的各层面中。
这些实验生物都是雌性,没有一头雄性。
这并不奇怪,如果是低等生物还好,比较高等的生物,想要用雄性来无性繁衍,难度都是相当高的。
就好像公鸡下蛋一样。
在雄性没有相应的生育器官的情况下,想要自体繁衍,基本上没办法给胚胎提供足够的营养以及安全保障。
就好似一头公牛,作为高等生物,公牛是没有子宫可供生养胚胎的。
固然将胚胎种在公牛的腹腔之中,一样能够延伸出血管,获得营养,但这和专门的子宫是完全不同的。
人类医学里那些寄生胎,也没见有一个生长到成熟最终降生的。
随着实验第二阶段的进行,那些投放下去的生物在习惯了四周环境后,纷纷开始无性繁衍。
在这个阶段,最容易的就是那些虫类了。
经过无性繁衍基因嫁接的它们,很容易就做到了自体繁衍,产下了大量虫卵,而这些虫卵在短时间的孵化之后,就孵化出一大堆基因和母体一模一样的小虫子。
而哺乳动物就比较慢了,哪怕是有双子宫的老鼠,平均下来,也得一周时间才能够生出一窝来。
但不管怎么说,没用到一个月时间,一种蜘蛛的数量就达到了开启盖亚意识激发的条件。
赵小侯自然就是开启盖亚意识激发器初号机,再度进行实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