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战星的曲率引擎完全停止之后,各种无人探测机械随即就围着曲率引擎进行了一番探查,同时远在1号星际太空站的2号智能AI随即开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。
整个过程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。
最后的实验报告很快就送到了赵小侯面前的3D投影仪里,随即在他面前浮现了出来。
密密麻麻的数据从3D画面上刷下来,犹如瀑布。
在场的人里面,也就只有赵小侯才能够看清楚上面的数据。
足足3分钟之后,数据流方才消失。
赵小侯这个时候方才伸手揉了揉太阳穴,没办法,就算以他的眼力,一口气查看这么多数据,也是相当消耗心神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实验相当成功,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曲率引擎出现了一些小故障。
但这也不奇怪,毕竟曲率引擎技术尚未全部补全,根据前期资料制造出来的曲率引擎能够做到现在这个程度,才出一点点故障,已经算是很不错了。
这是大夏材料学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的成果。
换成赵小侯之前的大夏,就算是有全套的曲率引擎技术,恐怕连曲率引擎都造不出来。
没办法,材料学本身就是机械工程的基础。
没有足够性能的材料,别说曲率引擎了,就算是核聚变反应堆,你都造不出来。
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。
在漆黑无比的太空里,歼星号战星一次次重复着实验,时不时闪出微弱的光芒。
到了最后一次实验,歼星号先是朝着比邻星方面曲率航行了一周时间,然后又花费了一周时间航行回来。
整个过程不说完美无缺,但至少达到了赵小侯的要求。
所收集到的数据,足以将剩下的曲率引擎技术全部补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