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主任认为赵小侯是材料系的人,所以这次学术报告会的志愿者应该从材料系挑选。
而周主任则表示这是数学学术报告会,来的都是数学家,你材料系的志愿者,人家问到数学问题,你懂吗?
周主任的这番话可是将刘主任给气坏了。
眼看两系的纷争都快要影响到学术报告会的筹备工作了,最终还是校长大人将人拉来,开了个小会。
结果也算是平分吧。
酒店接待数学的志愿者由材料系出,而学术报告会现场的志愿者则由数学系出。
相对于刘主任和周主任的忙碌,赵小侯此时则是在小侯实验室里查看米来娣等人这段时间的成果。
还别说,只要选好了人,在有了基础的情况之下,赵小侯这段时间都没有管实验室的事,但依然给了他不小的惊喜。
米来娣等人这段时间竟然一举突破了之前的250纳米瓶颈,研制出了180纳米工艺制程的锗碳芯片!
其每平方毫米的晶体管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万个!
基于锗碳芯片较之硅芯片要强大很多的性能,这个工艺制程研制出来的锗碳芯片,其性能相当于每平方毫米4000万个晶体管的硅芯片。
而现在7纳米工艺制程的硅芯片,其晶体管密度为每平方毫米5000万个。
也就是说,180纳米工艺制程的锗碳芯片在基础性能上较之7纳米工艺制程硅芯片要弱上20%。
但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。
如果在布线等等方面略微改进,180纳米的锗碳芯片在性能上就能够和7纳米硅芯片相等。
当然,现在锗碳芯片的潜力还很大,完全不需要在这些方面改进。
赵小侯当场就给米来娣等三人颁发了每人100万的重奖,同时其他几个杂工也获得了十万的奖金。
并且他还宣布了一个好事,那就是米来娣等人的助理研究员职称已经过审,最多再过几天,就下来了。
毫无疑问,这对于米来娣等人称得上是双喜临门。